慈禧作品多为代笔?真实的慈禧文化素养不太高( 二 )


4年后 , 同治四年(1865)三月底 , 慈禧太后的学养与书法也无多少提高 。与1861年的密谕比较后 , 我们发现 , 这一罢革奕訢上谕的字迹 , 同样写得歪歪扭扭 , 书写水平未见提高 。上谕不过226个字 , 有错别字13个 。在前一密谕中 , 她屡次将“权理朝政”错写为“权理朝正”、将“再行归政”错写为“再行归正” 。她也知道自己写得很差 , 所以“先作诏以待” , 后发交文渊阁大学士倭仁、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等人 , 并说:“诏旨中多有别字及词句不通者 , 汝等为润饰之!”
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虽较前述谕旨的水平有所提高 , 但字体结构仍然呆滞松散 , 笔力稚嫩 。将以上真迹与世间所传慈禧太后亲书的“福”“寿”“龙”“虎”等大字立轴比较 , 任何人都可一望而知 , 两者绝非一人所书 。
世间流传多为代笔之作
笔者认为 , 世间流传的所谓慈禧太后书画真迹 , 至多为虽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实际由他人捉刀代笔的伪作 。有些甚至可能是这些伪作的现代仿制赝品 , 理由有五 。
第一 , 从书法与绘画的技能、技巧上分析 。在中国 , 书法、绘画都需要基本的技能技巧 , 故有“书画同源”之说 。既然慈禧太后的文字书法未达精谙之妙 , 其绘画不大可能有精湛造诣 。第二 , 从慈禧太后书画的数量上分析 。《清稗类钞》称她“喜作大字 , 用丈余库腊笺 , 书‘龙’‘虎’‘松’‘鹤’等字 , 岁多至数百幅” 。这么大数量的书法作品 , 已届老年且身体并不强健的慈禧太后恐怕难以独自完成 。第三 , 从慈禧太后的身高体形以及撰书绘画所需付出的体力体能上分析 。卡尔说她1903年“见太后方持其如椽之笔 , 濒濡其毫端于一大砚台中 。既见墨色已浓淡得中 , 遂振笔疾书 , 一挥而就 。全字长可四英尺 , 作‘福’‘寿’等字样 , 笔力绝劲 , 不作一毫巾帼气” 。但从清宫保留下来的老照片来看 , 慈禧太后并不算高 , 1.60米左右 。一位身材不高、年已68岁老人的体能 , 怎能支持她挥动如椽大笔 , 振笔疾书横宽“四英尺”的大字?第四 , 从慈禧太后绘画的形式及风格上分析 。徐珂记载她并不擅长用笔端正、力求形似的工笔画 , 其绘画风格为写意 。然而 , 目前我们看到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各种画作 , 却恰是用笔工整谨严、细腻逼真、线条流畅的工笔画 , 而不是纵笔挥洒、墨彩飞扬的写意画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绘画风格差异 。第五 , 早已有人指出慈禧太后的书画有捉刀代笔者 。徐珂指出 , 她于“万几之暇 , 辄画扇及立幅以赐大臣 。患不能给 , 乃觅代笔二人 。一为归安姚彦侍方伯之嫂 , 一为云南缪中书嘉玉之妹(即缪嘉蕙)” 。缪嘉蕙多次指出 , 慈禧太后曾亲选18名最优秀的画家 , “他们惟一的职责就是为慈禧作画 。这些画师被分为三组 , 每组每月为她作画十天 。”太后“在这些画上盖上自己的名章 , 再请翰林院的翰林们附上几句相关的诗 , 每当宫里举行宴会时 , 她就把这些画赠送与人 , 好像这些画都是她自己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