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 。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 。
【古代科考轶闻百岁老儒热衷科举考试感动皇帝】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的考生有舟车乘坐,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 。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政府或是当地富人资助下才得以成行 。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待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
白居易靠“作弊”考中进士
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这就是“行卷” 。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行卷” 。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诗人顾况 。顾况听罢笑称,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 。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青睐 。
“行卷”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乃科举腐败,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或怀才不遇的学子,只要有可能都会找门路“行卷” 。
宋代也有“特奏名”照顾分数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相当于现代的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 。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的机制,存在“加分”、“特招”这类现象 。以宋朝为例,考中者中便有“正奏名”、“特奏名”的区别,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正取生”与“特招生” 。
所谓“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解试中榜而进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在参加若干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教育部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三级 。所谓“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 。唐宋时期通过解试的考生称“贡士”,明清叫“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作“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状元” 。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 。当年,陈独秀就没通过乡试 。陈独秀首次参加当地官府组织的“童子试”,虽然顺利地考取到了“秀才”,但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 。
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对这部分参考决心很大、“屡考屡不中”的考生有所照顾 。其中,宋代的照顾办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 。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 。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 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 。实际上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 。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 。
- 古代刑罚:中国史上最后一个死于腰斩的人是谁
- 是谣言还是事实:古代其实并没有尚方宝剑
- 古代人去世七天后才能下葬,为了防止假死而造成悲剧
- 在犯人的脸上刻字 黥刑又称墨刑,古代五大肉刑之一
- 视频 古代皇帝临幸妃子的过程详解,翻牌子翻到谁是就谁
- 用手和口 古代对食是什么意思,太监和宫女的炮友
- 隋唐男子为什么盛行人妖妆?古代男子也簪花
- 中国古代哪位女人休掉身了为民族英雄的丈夫?
- 古代女人25岁不结婚算剩女?超龄不嫁要罚款
- 中国古代盗墓者之最大盘点盗墓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