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真的是清代后宫称呼嫔妃用语吗?( 二 )


“珍妃很好用钱 , 又常施惠于群监 , 近之者无不称道主子之大方 。”
这里作“主子” , 而并非“小主儿” 。
于是对于“小主”一词 , 我们做出总结 , 大致上有三种可能性:
1:事实上存在“小主”一词 , 其原型为“小主子” 。这种说法的依据只有《宫女谈往录》 , 是孤证 , 而且来源不甚可靠 , 并且与档案和清宫人员回忆的称呼有出入 , 于是可信度不高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讲 , 根据口语的活用和时代的变化 , 如果“小主”的原型确系“小主子” , 那么其作为一种口语性称呼的可能性并不是为零 , 只是还需要证据 。
2:事实上存在“小主”一词 , 不过口语上作“小主儿”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商衍瀛的记录 ,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被商衍瀛记做信息来源的信修明本人的书籍把它否掉了 。不过商衍瀛从时代来讲 , 是见过信修明的 , 或许从口语上的发音有所不同 。那么口语上如果发音为“小主儿” , 这个词汇就要重新审视 。根据北京话的特点 , 于尊重、正式的场合 , 很少有在词尾加儿化音的情况 , 何况以卑称尊 , 其称谓更不可能加儿化音 。所以如果“小主儿”这个称谓真的存在 , 也是一种戏谑的称呼 , 如逗孩子一般 , 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称呼 , 同时 , 正如一个宫女无论与皇后是什么关系 , 也不能称呼她为“皇后主儿”一样 , 这种称呼也不是“关系密切”的体现 。
3:事实上不存在“小主”一词 , 《宫女谈往录》和商文中出现这个词汇是因为回忆上的差距或者口语差异的错记 。
从现在的资料来讲 , 第三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那么 , 如果不存在“小主”一词 , 清代宫廷里如何称呼后妃们呢?
大体来讲 , 清初宫廷还是以满语为主体 , 到雍乾之后 , 渐渐以汉语为主体 。清代皇子们称呼后妃 , 山桃木、洗桐女史和我 , 都曾经在微博上科普过 , 这里不提 , 仅说一下清中后期宫人如何称呼后妃 。
根据朱家溍对清宫太监耿进喜等人询问的记录 , 清宫太监、宫女们称呼后宫的时候 , 从大体上称呼为“各宫主位”、“皇后主位们” , 由此亦可见到皇后和主位要进行区分 , 即皇后为皇后 , 主位为后宫妃嫔 。
具体的称谓 , 同见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根据清宫旧人口述 , 各府福晋和格格以及太监、宫女们对称(当面称呼)孝钦显皇后(此时为太后)时 , 叫“老祖宗” 。而太监、宫女等背后(即背称)则称其为“老佛爷”或“西佛爷” 。对于皇后 , 对称为“皇后主子” , 背后则称呼为“主子娘娘” 。
而对于妃嫔的称呼 , 我们可以从瑾妃、珍妃的本家侄子唐海炘的记录中来看出一些端倪 。其在《我的两位姑母瑾妃、珍妃》一文中写道:
“自二妃进宫后 , 我家从祖母到一般佣人 , 都称瑾妃为‘四主’ , 珍妃为‘五主’ 。‘主’是对后妃的尊称 , ‘四’和‘五’是按我家中同辈女孩的排列 。”
而当其长大后入宫进见瑾妃的时候 , 其对宫人的称呼记录如下:
“下车进了东门 , 在殿外听候传叫 。只听太监一声高喊:‘瑾主子有旨 , 传六、七爷进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