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三 )


从诸葛乔在东吴时即已取字“仲慎”,至蜀后又易字“伯松”,并拜为驸马都尉,随即参加北伐的情况来看,诸葛乔入嗣时当已过了“弱冠”(即20岁)之年,应算是一位成年人了 。再加上他与蜀中诸将领的子弟一同共事,又时常奔走于山谷之中,所以,无论出于社交应酬,抑或其他需要,饮酒之事都是免不了的 。而这便是诸葛亮《又诫子书》写作的缘起 。大约其时蜀中的官场上,饮酒之风还是很盛的 。所以诸葛亮的这番告诫,既是出于对嗣子的爱护,同时也是有感于蜀中诸将子弟的饮酒之风而发的 。诸葛亮当然不愿意看到蜀国的官员们像当年的“殷顽”那样沉湎于酒,以致不能自拔,于是,出于对巩固西蜀政权的考虑,他便向刚入蜀不久的嗣子谈了自己对饮酒的见解,并试图通过诸葛乔以去影响当时的“高干子弟”们 。应该说,这才是诸葛亮写作《又诫子书》的深远用意 。
可见,《又诫子书》的写作时间实应在《诫子书》之前,而两者的名称也应当互换才是 。大约在陈寿所编的《诸葛亮集》散失之后,后人虽得其佚文,然对其写作的背景及文章的先后次序已不甚了然了,故遂依其内容之重要程度,聊为标题区分而已 。这便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情况 。但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诸葛乔的参与北伐,穿行于陇原山谷,遂令诸葛亮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并让后人从中领略了酒文化的最高境界 。
连出祁山 兴复之业未竟
诸葛亮再次足履陇原,是在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即他第三次北伐期间 。此前,他曾于公元228年的冬天出散关(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围陈仓(今宝鸡市东),举行过第二次北伐,然因粮尽而不得不返 。第三次北伐的路线是今天的甘肃南部一带,由于准备充分,结果大获全胜 。这次,诸葛亮首先派陈式攻打武都(今成县西)、阴平(今文县西北),待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欲率众出击时,诸葛亮则领军来到建威(今西和),从而逼迫郭淮退还,由蜀军完全占领了武都、阴平二郡,并拥有了今甘肃徽县、成县、康县、西和、两当、宕昌、武都、文县、舟曲及陕西省的凤县、略阳等广大的地区 。后主刘禅对这一次的胜利也十分高兴,旋即下诏恢复了诸葛亮的丞相职位(街亭之役后诸葛亮曾上书“自贬三等”) 。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复出祁山,又举行了第四次北伐 。这一次,诸葛亮以“木牛”(一种灵便的独轮车)运送军粮,首战即打败了西救祁山的魏军郭淮、费曜,并借机芟割卤城一带的熟麦 。魏国派司马懿率军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相遇于上(今天水市秦州区)之东 。但魏军敛兵依险,蜀军久不得交战,于是,诸葛亮遂引兵还保祁山 。司马懿原本不肯交战,后因部下笑他“畏蜀如虎”,才自己率军取中道(赤峪沟往天水镇一道)击亮,而令张郃追蜀军至木门 。木门在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牡丹乡的木门村(一说在礼县盐官镇罗家堡村境内),其地两山夹峙,空谷一线,为略阳至祁山的必经之道,故又称“木门道” 。道长约500米,宽约50米,地形十分险要 。诸葛亮在撤退时,早于木门东山埋有伏兵,待张郃追至,万箭齐发,“飞矢中郃右膝”,遂射杀张郃 。与此同时,蜀将魏延、高翔、吴班等也于中道大破魏军,逼使司马懿还保上 。
此次北伐,两路魏军均被打败,但诸葛亮最终还是又回到了汉中 。原来当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上之际,蜀中负责运送军粮的李严因害怕粮秣误期而受诸葛亮责罚,竟假传后主刘禅之旨,要诸葛亮回师 。加之军中粮尽,诸葛亮也不得不暂时收兵 。这样,原本很有希望的第四次北伐又夭折了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再率10万大军,由褒斜道出斜谷,占据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斜谷口西侧),举行了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北伐 。但在与司马懿对垒百余日之后,诸葛亮却因劳累过度,于这年的农历八月廿八病逝于军中,终年54岁 。一代忠臣良相殉职,千古智慧之星陨落,诸葛亮的兴复之梦终未实现 。据说在诸葛亮逝世的那天晚上,有一颗发着红光的流星,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三起三落,最后变小,投于诸葛亮营中 。此事首见于东晋孙盛的《晋阳秋》一书,而今天五丈原诸葛亮庙内正殿侧墙镶的一块石头,据说就是当年那颗流星的陨石,经附近落星湾的居民世代保存下来的 。是民俗附会,抑或天文现象的巧合?这只有留待天文学家们去解开这个谜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称诸葛亮为“巨星”,称诸葛亮的离世为“大星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