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代,长城的修建材料已经改变 。明朝在工地上盖了砖窑,专门烧制砖块用作长城的修筑,长城的修建成本也降低了 。
山区是因地制宜,开采石料 。在黄土地带,没有那么多石料,如何修筑呢?答案就是用土夯筑 。
然而黄土松散,很难用来建筑不说,修出来的长城强度也不够 。那该怎么办呢?这难不住拥有智慧的古人 。
他们用两种特殊工艺,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第一种工艺,是将黄土、沙粒、红柳等材料混合起来,夯造城墙 。
这样,容易流失的黄土和沙粒、红柳紧紧咬合在一起,易于塑形,结构强度也更高 。
然后采取另一种方法,再次提高城墙强度:那就是分层建造 。
分层建造,相互契合,城墙普通榫卯般连接在一起,更加坚固 。这样制造出来的土城墙,其耐用程度、结实程度接近石制城墙 。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在玉门关一带就使用这种工艺修建了一段土制长城,保存下来的城墙,沙粒石子已经压实,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粘结在一起,相当坚固 。
长城的构造中,望楼往往是比城墙本身更加惹眼的建筑 。在一条数万里的长城之上,那些隔一段就从长城上“凸”出来的建筑物,就是所谓的望楼 。
顾名思义,望楼就是用来远望的楼,常常用来侦察敌情 。而望楼虽与长城属于一体,它的建筑工艺与材料和城墙本身却相去甚远 。
由于望楼比较显眼,士兵也常常在望楼中与敌人互相对射弓箭,因此望楼比城墙的“仇恨”是远比城墙高的 。
以明朝为例,明朝的长城在重要地段用砖石垒砌,就地开窑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然后用煅烧出的石灰作为材料修建望楼 。
望楼的阶梯用几十层石灰与沙粒混合建造 。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落后的冶铁技术制造出来的箭矢,很难对长城造成实际伤害 。
三、长城由谁来制造?长城的建造者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就是负责戍守边疆的士兵 。最早用数十万大军来修建长城的,就是秦始皇 。
秦始皇派蒙恬带领大军抵御匈奴,从成本上来说,大军后勤的供给花费要远高于修建长城的费用 。
而且在战争期间,如此多军队的调动,对于生产活动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
明代万历年间,蒙古不断骚扰北方边境 。万历调派大军,常年驻守在北方边境,消耗弥多 。
有人上书万历为他算了一笔账 。如果修建长城,每米的花费在一两银子左右,总计修建一条长城,要五百多万两 。
而大量士兵的军饷、粮草以及转运的花费,每年达一千多万两 。修建长城后可以撤下来一大批军队,为国家节省每年几百万的花费 。
万历听从了上疏,于是发动军队修建了一条长城 。通过各种史料,我们也常常能够见到关于军队修建长城、长围的记载 。
罪犯是另一群修建长城的人 。古代的刑罚之中,“流放”、“充军”、“戍边”等都是很常见的词条 。
大规模的战争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时间内,边境都是比较安稳的,最多就是些小打小闹 。
那么把这些罪犯送去边疆是让他们吃闲饭的吗?当然不是 。
有战争了就拿着武器上战场,没有战争就拿起泥刀修长城 。
在秦朝,这种戍边的惩罚刑期一般是四年 。
军人和罪犯,实际上都不是修建长城的主力 。修建长城的,往往都是百姓,是人民 。
人民是长城的建设者,然而这座巍峨雄伟的工程,却被冠在某些君主头上 。
而“抓去修长城”这句被现代人拿来互相调侃的话,放在古代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古时候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
- 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如何度过漫长的夜晚?
- 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是怎么死的
- 古墓被盗,盗墓贼不识货没有偷走的两件宝物,其中竟有特级国宝
- 中国装甲车简笔画,中国有没有民用装甲车卖?
- 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身亡:揭秦始皇死亡之谜
- 平安国寿哪家强?中国保险公司前20排行榜!谁说大公司没有性价比 中国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 全国最穷城市名单中,广西没有一个城市“入围”,意外吗? 中国最穷十大城市排名
- 武则天的墓碑没有字连守陵石像也都没有脑袋?
- 日本三大神器:竟是徐福骗秦始皇的珍宝吗
- 秦始皇兵马俑背后的故事:用活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