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影响近半个世纪的现代钢琴名作名盘,波利尼精湛诠释完成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二 )


《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所写的一部芭蕾舞剧 , 舞剧的音乐和脚本都是斯特拉文斯基自己亲自写的 。在总谱上 , 他甚至把舞剧的场景与内容都标示清楚 。
后来 , 斯特拉文斯基则将此改编为钢琴曲 , 要知道 , 这首一共三乐章的钢琴作品演奏难度极高 , 曾被称为世界上极难的十大钢琴曲之一或者是世界上速度极快的钢琴曲之一 , 因而成为许多炫技派大师展现自己超凡技能的名曲 。
波利尼在《彼得鲁什卡》里的技术表现着实更令人惊异 , 弹得飞快又准确 , 简单又非人力所能及 , 令听者深深地感觉到气势汹汹的张力 , 而这一切都是出自于他对音乐重新思考后 , 纯粹表现出来的天生张力 。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有时也被称为“斯大林格勒奏鸣曲” , 是他三部《战争奏鸣曲》里的第二部 。1943年由里赫特在莫斯科首演 。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七&八号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战争奏鸣曲” , 堪称20世纪的钢琴奏鸣曲之最 , 《第七钢琴奏鸣曲》则是最杰出的一首 。1943年由钢琴家里赫特首演于莫斯科 , 音乐界对这部作品好评如潮 。该作品以二次大战为创作背景 , 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 , 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 , 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
于波利尼的诠释下 ,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快板乐章弹得灵巧自如 , 行板更是贯注有了一种史诗才有的英雄气概 。
布列兹《第二钢琴奏鸣曲》作于1948年 , 他的这部作品既摧毁了古典的规矩:奏鸣曲式、赋格等 , 又创造了它自身带着不可抗拒之强度的不朽结构 , 而这也表达了现代作曲家对待奏鸣曲式的另一种态度 。
对于此曲 , 在访问里 , 波利尼曾说:“一个理想的演奏必须显示整首作品的丰富性 , 要让每个细节都令人欣赏 , 包括旋律与对位表现出极大幅度的清晰度” 。虽然布列兹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出名的创作作品并不少) , 但是身为其好友的波利尼却只针对于这一首《第二首奏鸣曲》来演奏 。
因此 , 在诠释这部作品波利尼将重点摆在音乐里思路的复杂性 , 以原谱为基础的建构诠释 , 散发由感性与强烈语法在分析洞察之余所激撞出来的音乐张力 。
《变奏曲》Op. 27是韦伯恩晚期的代表作品 , 作于1936年 , 乐曲共有三个乐章 , 以十二音作曲法写成 。此时的他创作技法的极度节省、结构非常明确、表现甚为简洁等 , 这些全都在这部著作中以独创的形态展现出来 。
听到波利尼对于韦伯恩《钢琴变奏曲》的诠释 , 我们立刻想到他对维也纳第二学派的偏爱 , 对此曲 , 波利尼的演出是以不同于作曲家本人在50年代的机械式弹奏 , 他以灵致精巧为这首曲子带来抒情与绝妙的乐句呼吸 , 却也并未违背它严厉的结构 , 是一次热情与诗情的奇妙结合 。
碟友评荐:
1. 波利尼充分展现了“普七”中蕴含的内在张力 , 如果说此版缺少什么 , 那么就是结尾处的掌声 。
2. 喜欢的还是这个版本 , 清澈 , 活泼 , 有弹性 。
3. 如果你只想听一张20世纪钢琴音乐作品 , 那不要再犹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