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生最凶险的一场败仗:险丧命却打出了名声( 二 )


这样 , 数千对数万 , 而且还是遭遇战 , 什么诱敌、埋伏、偷袭等战术也没时间实施了 , 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况 , 即使是曹操也无计可施 。然而在紧急关头 , 曹操并没有被数倍甚至是十数倍于己的敌人吓垮 , 转身就逃 , 如果那样的话 , 反而更容易被抓住 。曹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顽强抵抗!于是 , “力战尽日” , “死伤甚多” 。能如此坚持 , 曹操这点兵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总之是撑住了 , 直到天黑 。曹操没有继续耗下去 , 而是又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 准备“夜遁” 。撤退并不是很顺利 , 曹操负伤 , 马也死了 , 于是才有了曹洪让马的这一幕 , 并留下了“天下可无洪 , 不可无君 。”的感人之言(语见曹洪传) 。在部下的努力下 , 曹操最终是逃脱了 。
反观曹操的对手徐荣 , 表现只能是不过不失 。虽然他没有废物到让曹操反败为胜 , 但他也没能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全歼对方 , 以免给酸枣守军报信 。没逮到曹操也就罢了 , 曹军主要将领似乎也一人未失 。而战后心怯而撤 , 也不能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荥阳之战 , 曹操败了 。然而从战术上讲 , 曹操在不利的条件下 , 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 无过无失 , 虽败尤荣 。从战略上 , 虽然折了兵 , 又负了伤 , 但换得的名声是无法估量的 。败回后不久 , “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 , 就略微回了本 。而后 ,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兗州牧” , 以及再往后的大量人才来投 。在人们心目中 , 曹操能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 , 应是从此战而起 。总之 , 这场仗挨了打也值了 。
时人总爱把战争的胜败全归结到将领身上 , 然而决定战争胜败因素很多 。有时即使是曹操这样的军事家也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败 , 荥阳之战就是个例子 。明白了这点 , 我想就不会有人用谁打败了谁 , 谁就比谁厉害的简单公式去套历史人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