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使臣笔下的康熙:由蛮夷暴君到上国英主( 二 )


吴道一一面为吴三桂的事唏嘘不已,一面因自己的耳闻目睹,又不得不承认清朝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因为康熙重视文化教育,所以无论是清人还是汉人,即使是下层百姓,都知道亲近书籍 。康熙自己更是通习儒家经典,勤于着述,文辞畅达 。虽然如此,吴道一却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这背离了他想像中的蛮夷之邦,也使“尊华攘夷”的口号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所以他要从反面来解读这一现象的出现,认为在马上得天下的清人,现在却诵读吟讽,这是邯郸学步之举,不但不能致“文明之治”,而且会丧失其“鸷悍勇刚之气” 。康熙骄矜自傲,臣僚谄佞虚伪,康熙所作文字也可能为他人代笔 。当他亲耳听到汉人称赞康熙“酷好文辞,性且宽仁,赋税皆蠲减”时,更是心存怀疑,不断向其他人求证,希望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
吴道一用他的笔真实地记载了那一时期朝鲜士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同样也真实地反映了康熙朝不断发生的变化 。
五十八岁时的康熙
满人建立的清朝,不但没有像朝鲜君臣预期地那样很快走向灭亡,而是越来越强大,当进入十八世纪时,清朝已排除了各种危机,成为极为强盛的帝国,这使朝鲜使臣不得不睁开眼睛认真面对眼前的情况 。
网络配图
1712年,康熙五十八岁,在位已五十一年,金昌业随朝鲜使团赴清,着有《老稼斋燕行日记》,他沿途不断追问清朝的汉人:“我辈衣冠如何?”因为文明的沉沦最显而易见的部分就是衣冠的变化,朝鲜士人对清人的服饰充满了鄙夷,认为衣冠的不同所代表的是文化的优劣,他们与清人服饰的差别成为朝鲜保存延续中华文明的象征 。金昌业的追问就是要以此来试探汉人的故国之思,从而对中华衣冠文物的衰落进行嘲讽 。虽然金昌业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但并不影响他对康熙对清人有较高的评价 。金昌业此行经历了“百年所无”的“异事”,就是得以面见圣上 。当康熙观看朝鲜人射击时,金昌业与其相距仅七八步:“皇帝……广颡,颐稍杀,疏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 。”宽额头尖下巴,这与闵鼎重笔下的康熙并无不同 。但此时五十八岁的康熙,却是“神气清明”,与闵鼎重笔下虽只十六岁却是暮气沉沉的康熙有天壤之别 。康熙治国“崇文”尚礼,带来了清朝世风的转变 。曾经粗蛮的清人“貌丰伟”、“淳实者多”,这样的变化甚至让金昌业有些自惭形秽,“此处人身材长大,姿貌丰伟者居多 。而顾视我国人,本自矮细,又道路风尘之余,三使臣外率皆黧黑 。所穿衣帽又多来此而贳者,袍则长短不中,纱帽宽或至眼,望之不似人,尤可叹也 。”清人身材高大伟岸,更显得风尘仆仆的朝鲜人矮小黧黑,使臣的衣冠又多不合身不得体,竟让金昌业有“不似人”的感慨 。
金昌业的表述也许只是一种细微隐约的变化,却透露出朝鲜士人对清认识的进一步转变,成为此后朝鲜使臣公开倡导向清人学习的先导 。
“想像的异邦”虽然部分来自材料,但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人的构想,与现实的异邦有很大的差距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朝鲜使臣的文字记载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出行日记,文字背后透露的是一个国家的华夷观的前后变化,也折射出了清逐渐汉化的过程,以及中朝两国关系的转变 。
【朝鲜使臣笔下的康熙:由蛮夷暴君到上国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