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爆肝Python基础入门【第二弹、超详细数据类型总结】( 三 )


>>>
[‘c’, ‘b’, ‘a’]
列表元素排序
列表.sort()
>>>= [2, 4, 5, 2, 1, 5, 7, 3]
>>> .sort()
>>>
[1, 2, 2, 3, 4, 5, 5, 7]
也可以通过指定 sort 方法的参数来倒序排列 。
列表.sort(reverse=True)
>>>= [2, 4, 5, 2, 1, 5, 7, 3]
>>> .sort(=True)
>>>
[7, 5, 5, 4, 3, 2, 2, 1]
二、列表的亲兄弟——元组
元组和列表非常相似,也是用于存放元素的有序序列 。它用的圆括号(())表示,元素写入圆括号中,多个元素时用逗号分隔,如 (1, 2, 3) 。
元组同样具有索引,索引使用方式与列表一致 。其元素同样可以是任意类型 。
看起来元组就是披着圆括号外衣的列表嘛!有什么区别?
元组创建完成后,便不能向其中添加元素,也不能修改和删除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所以它与列表相比,只能查找元素,也就是说只具备读的功能,不具备写的功能 。元组的这一特性叫作不可变(性)(),而列表是可变的() 。
1、创建元组
【万字长文爆肝Python基础入门【第二弹、超详细数据类型总结】】创建空的元组:
元组 = ()
>>> items = ()
>>> items
()
创建包含多个元素的元组:
元组 = (元素1, 元素2, ..., 元素N)
>>> items = (1, 2, 3)
>>> items
(1, 2, 3)
创建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
只包含一个元素的情况需要单独说明一下,因为它的形式与直觉不相符 。
创建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唯一的那个元素后面加上逗号,如:
元组 = (元素,)
>>> items = (1,)
>>> items
(1,)
这是因为,如果括号中只有一个元素,那么会将这个括号当作优先级符号进行处理(像数学中的那样),而不是当作元组 。可以试一下:
>>> items = (1)
>>> items
1
>>> type(items)
2、元组元素的获取
通过索引获取元素
元素 = 元组[索引]
>>>= (‘a’, ‘b’, ‘c’)
>>> [2]
’c’
通过元素获取索引
索引 = 元组.index(元素)
>>>= (‘a’, ‘b’, ‘c’)
>>> .index(‘c’)
2
查看元素是否存在于元组中
布尔值 = 元素 in 元组
>>>= (‘a’, ‘b’, ‘c’)
>>> ‘a’ in
True
>>> ‘z’ in
False
统计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个数
个数 = 元组.count(元素)
>>>= (1, 2, 2, 3, 4, 5, 5, 7)
>>> .count(5)
2
3、元组和列表的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元组所具有的操作在使用方式上与和列表非常相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元组看作是列表的精简版,但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
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列表,什么时候用元组?
列表还是元组,通常性能不是从它们中做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因为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不是很大 。我们的选择通常围绕着可变和不可变的特性进行,当我们需要添加元素或修改元素时,使用列表;当我们希望所有元素在创建之后便不再改变,可使用元组 。
三、数据中的魔术师——字符串
字符串也是中非常常用的内置数据类型 。我们之前学习过字符串的一些内容,现在来深入的了解下 。
为什么要叫它是数据中的魔术师呢?原因是因为它可以转义成很多你想要的数据类型,接下来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字符串是中用来存放字符序列的数据类型,其中的元素只能是字符 。字符串使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来表示,如 'pick',"",通常我们首先使用单引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