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 。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 。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 。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 。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 。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 。
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纤纤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有一段记述,最能反映武举内场考试的实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武人的轻蔑:
“武闱但以弓马技艺为主,内场文策不论工拙也 。余尝主顺天乙酉科武乡试,其策有极可笑者 。如‘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盖缘夹带小本字画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誊讹错耳 。又如‘国家’字应抬高一字,则凡论古今地名处,如‘国家四郊多垒’、‘社稷危亡’之类,亦无不抬头 。武生自称‘生’,则应于行内稍偏,乃又将‘生人’、‘生物’、‘生机杀机’之生字,一概偏在侧边 。如此者不一而足 。然外场已挑好‘双好’字号,则不得不取中 。幸武闱无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 。”
实际上康熙注意到了科举文武分途不利于造就兼备人材的问题,他曾要求打破考试中的传统界线,允许文武生员举人交叉考试,武科举人可以改考文科进士,文科举人可以改考武科进士 。康熙认为:“如此则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 。”然而,整个清代,文武交叉考试者寥寥无几 。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垒森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长的人材也就越来越少 。文武分途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却很难造就出允文允武的博通人材,应该说这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后期政坛上出将入相人材日见匮乏的原因之一 。
上面所讲考试办法,是会试一级的,乡试、童试的考试办法与会试大致相同,只二场弓、刀、石的份量相应降低,马步射降为九发二中为合格 。
录取名额
清朝对武科乡试、会试的录取额有具体规定 。康熙二十六年(1687)规定,武乡试录取名额约为文乡试的一半,全国共八百四十名左右 。其中河北省(直隶),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 。会试录取名额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录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间 。康熙十八年定额一百名,后来又规定不拘定额,特别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额,只按考试成绩,奏报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临时酌定录取人数 。酌定时也要考虑到各省都有名额,但一甲、二甲只依据成绩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每科参加会试的武举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时多到两千人左右,进士录取额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计,那么录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几人中取一名,显然,考取武进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落第的武举人,雍正年间曾规定按路程远近发给回家路费,多则十两,少则四、五两 。而大部分武举人,按规定可到兵部注册,由兵部依据个人成绩分三等授予武职,也可以到本省军营中效力 。总之,只要有一个武举人资格,就算有了进身之机,同样也有逐步升迁的机会 。
- 解密:唐代开元之治时期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
- 三皇之首:伏羲与伏羲八卦卦位之间的真实解密
- 解密:庞统为何成曹操杀害马腾的帮凶?
-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清朝初年的康乾盛世?
- 古代科举考试损招:放鞭炮让对手睡不着
- 解密:古代青楼女子赎身得花多少银子!
- 解密:凤雏庞统来投东吴孙权后为何弃之不用?
- 解密:南宋很多风云人物为何会羡慕辛弃疾?
- 不背法条,司法考试必须要背法条么
- 解密:谁是唯一拒绝在溥仪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