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佳话:堂堂总理段祺瑞将姨太太拱手送情敌( 三 )


段祺瑞在下台之后,济来源减少,为了节省开支,段祺瑞一改从不管家的习惯,亲自过目家中每日的账目 。为了减少开销,段祺瑞在天津英租界47号路租了一套费用较少的住宅 。乔迁之后,他连平日里十分喜欢的麻将也不打了,一日三餐都以米粥、馒头、素菜为主,四季均着布衣 。公馆的规模也缩小了,厨房里人也少了,当差打杂的加上看门的,不过十来个人,原来太太小姐们每人屋里三四个老妈子也压缩到一两个 。直到后来,除留下张夫人在身边外,其他姨太太都遣返回合肥老家,以减少开销 。家里时常出现揭不开锅的窘困局面,多亏段祺瑞的一些老部下自愿轮流为段站岗放哨,帮助处理些杂务,这才使得公馆中不至于到了黄叶满阶无人扫的地步 。
1930年2月,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日本人认为有机可乘,密谋策动“北洋派大同盟”,拥戴段祺瑞和吴佩孚为领袖,组织华北傀儡政权,以控制华北地区 。在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之下,段祺瑞和溥仪曾在天津有过一次密谋的会晤,不过双方都不愉快 。事后有人问及,段祺瑞生气地说:“鄙人不才,忝为国家元首,这小子到今天还摆皇帝的臭架子,真是岂有此理!”由于段祺瑞和溥仪的不欢而散使得日本方面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土肥原贤二又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访段祺瑞,想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并许愿只要段同意,日本将会全力支持,但遭到了段祺瑞的严词拒绝 。日本人的举动引起了蒋介石的不安,毕竟段祺瑞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段祺瑞和日本人合作,那势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蒋介石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他通过国民党皖籍要员吴忠信引见,在北京饭店和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见过一面 。蒋介石很诚恳地对段宏纲说:“我也是保定陆军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 。我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天津看望先生 。”
蒋介石早年曾就读于保定军官武备学堂,段祺瑞当时兼任该校总办,虽未为蒋介石直接授业解惑,但也算有师生之谊 。会见后,蒋介石派吴忠信去天津拜访段祺瑞,送去两万元生活费 。以后经常赠送巨款,保障段祺瑞全家的日用开销 。这些钱对于捉襟见肘的段祺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让他加深了对蒋介石的好感 。1933年1月19日,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永铭持蒋介石亲笔信赶到天津 。信中,蒋介石恳请段祺瑞“南下颐养”,并表示待其南下之后,“随时就商国事” 。此时已经年近七旬的段祺瑞本想在北方颐养天年,但当时风传日本人要劫持段祺瑞的消息,因此段祺瑞也同意南下,他对钱永铭说:“我已老,不中用了,如介石认为我南下于国事有益,我可以随时就道 。”
在弥留之际,段祺瑞依旧对国事民生十分关心,留下亲笔遗嘱“八勿”,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 。其中说:“余年已七十有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生平不喜多言,往日曲突徒薪之谋,国人或不尽省记,今则本识途之验,为将死之鸣,愿我国人静听而力行焉!则余生虽死犹生,九原瞑目矣 。国虽微弱,必有复兴直道,亦至简单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这“八勿”之说无疑是段祺瑞一生的政治、军事、外交、教育等各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对后来的执政者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