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在握的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履次拒绝称帝?( 二 )


为何不称帝的原因
让后人产生疑问的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有没有过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不但自己不做皇帝,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过荃离职回家 。
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做?一般认为有三点原因:
网络配图
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起兵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保卫明教;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保卫清政府 。其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 。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 。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所以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若要统治者“内贤外王”,就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他推崇程朱理学,曾提出治理天下的办法,涉及吏治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 。尽管其手下部将王闿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都被他严辞拒绝 。
第二、是称帝条件不具备 。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这两人被清王朝倚为肱股之臣 。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拥有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极强,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 。另外,湘军号称30万,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10余万,其中李鸿章虽由曾国藩一手扶植,但到了关键时刻,不一定会像曾国荃、彭玉麟、鲍超那样对其死心塌地,甚至很有可能站到清廷一边 。即使曾国藩黄袍加身,恐怕也会演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故事 。其弟曾国荃倔强狠毒,野心勃勃,胜过赵光义多倍 。他能带头劝进,把黄袍加在曾国藩身上,也会随时夺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落骂名的是曾国藩,得实惠的是曾国荃 。

第三、曾国藩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相号召,一旦称帝,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人心必失 。就湘军内部来说,左宗棠名下者为楚军,李鸿章名下者为淮军,湘、楚、淮虽有关联,但湘军实已分裂 。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已决定扶持清政府 。这些因素,曾国藩不会考虑不到 。因此,尽管曾国荃等一再劝其取清王朝而代之,曾国藩仍打定主意不为所动 。
网络配图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 。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
这些是他成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思想基础 。曾国藩从外表而言,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
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做中兴之臣,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现在的南京)被攻陷后,还有余部三十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 。国内动乱频仍,外国列强环伺中华,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曾国藩乘机称帝,战乱又起,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又会经历更多磨难,人民更会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也算是人民大众的有功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