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包办婚姻民国才子们采取了哪些手段?( 二 )


网络配图

但是鲁迅没有离婚 , 这位号召打到孔家店怒斥封建礼教的战士从一开始对启蒙就怀有深刻的怀疑和不相信 。他斥责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时 , 他也不那么看好启蒙思潮所倡导的自由 。当其他的新青年热情地讴歌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或者爽快如徐志摩直接诉诸离婚的时候 , 鲁迅在写《伤逝》 , 写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本质而言 , 鲁迅是启蒙主义者群体中的反启蒙主义者 。
他追求自由恋爱、激情与理解 , 因此他不能和朱安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但他也不能完全放弃承诺 , 不能休掉朱安一走了之 , 因为他知道这对朱安会是致命的打击 。
胡适:面向现代尊重传统
1917年由其母包办 , 胡适与江冬秀结婚 。自由恋爱的风气在当时已颇为盛大 , 但这并不妨碍他选择维持这段婚姻 。他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 , 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 , 我良心上的责备 , 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
要说胡适对发妻江秀东始终一心一意始终不曾动过离婚念头也是不太靠谱的 , 这位接受过系统启蒙教育的才子有且不仅有一位红颜知己 。他与在美国读书期间认识的韦莲司保持通信大半生 , 终究没和她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与曹诚英有过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 之后也放手了 , 最后还是与江秀东相濡以沫走完了一生 。
网络配图

蒋介石先生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这个评价大抵是很到位的 。和大陆文化标杆鲁迅既反抗传统也反思现代的绝望相比 , 作为台湾文化标杆的胡适则变现出对传统和现代的尊重 , 他对自由民主启蒙的追求无不透露出温和宽厚的气息 。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容忍 。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是容忍 。(胡适语)这大概是胡适能和江秀东走下去的原因 。
在包办婚姻面前 , 不同的才子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手段 。有的果断的拒绝 , 去追逐自己自由恋爱的权力 , 当然也有的出于责任 , 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 。但是无论哪种选择 , 都是一个人内在思想的体现 , 没有好坏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