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厉行节俭成伟业:用餐仅一道肉菜不准熏香( 二 )


所以,《魏书》记载,曹操每次临阵时,“意思安闲”,好像没事人一般,接下来便“变化如神” 。从“安闲”中看出他从容,从容中看出淡泊,又从淡泊中生出智慧,所以他临阵打仗不慌张,经常能克敌制胜,其实这点和诸葛亮挺像的 。
以清廉自奉,才能以丰厚奉他 。关于曹操的大方,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清楚,老曹对关公可够大方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蹄金,下马一蹄银;又送锦袍、送赤兔 。细节有些夸张,但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史书记载他“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得了奢侈品,马上赏赐给有功的人,只要功劳级别够得上,绝对不吝惜千金 。曹操正因为对自己吝啬,清空自己心里的贪欲,才能腾出这么多富贵赏给他人 。这也是给智慧腾出空间的一个表现 。
所以说,曹操的节俭清廉培养了其政治军事才能,促成其伟业 。在东汉末年那个纷争的年代,如果贪欲太重,就会妨碍智谋的发挥,被其他军阀灭掉是分分钟的事 。例如董卓、袁术和公孙瓒,都是一时豪杰,然而,董卓和公孙瓒建私人城堡,积聚粮草和财宝,以为高枕无忧,结果死得最早;袁术称帝,极其奢华,“荒侈滋甚”,结果亡得最早,临死前还嫌饭太糙,索要蜜糖 。可见,清廉不只是个人品格修养,也是一种必需的政治军事素养 。
历史秘密
曹操赏关羽的或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看历史人物,不能光看他的自身修养,也要看时代 。时代也在塑造人物,说得具体一点,是时代的需要在塑造人物 。
曹操出来创业的时候,正是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时候 。东汉社会被极大破坏,遍地灾荒,粮草供应很成问题 。曹操与吕布在北方鏖战,屡次退兵,不是打不过吕布,而是打着打着没粮草了,得回去找 。
大家记得陈琳替袁绍写的声讨曹操的檄文吧,文中讽刺曹操派“摸金校尉”去掘墓 。据说中国的黄金存量在东汉末年忽然大幅度下滑,因为民间怕黄巾起义,从而大量掩埋黄金所致 。这也透露了一点:曹操集团的财政很吃紧 。
因此,曹操不得不节约开支,以最大限度地供应其军事集团的运转,例如他的《鼓吹令》就提到:手下的乐团都是走路上班的,没有马骑,而且还精简人员,目的就在于“为战士爱马,为战士爱粮” 。节省出来,一切供应前线 。
在曹操的文件里,还能看到他的寒酸相 。曹操的《军策令》提到,当初和袁绍交战时,老袁有优质铠甲一万副,而老曹只有二十副;老袁有战马铠甲三百件,而老曹不到十件 。
物力艰辛,曹操要战胜袁绍,战略物资不省着点用不行 。而当年曹操厚赏关羽,就是在他与袁绍决战之前,正是最寒酸的时候,老曹为了留住人才,或许是从牙缝里省出来赏赐关羽的 。关羽也是个明白人,一方面他是位不为物欲所动的名士,一方面或许知道老曹不容易,因此走之前,挂印封金,统统都退掉了 。
所以,我们很好理解曹操在夺取袁绍的邺城之后,拿着那厚厚的财政统计簿和人口户籍簿,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 。
总而言之,曹操的节俭,一方面是个人修养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军事形势使然 。他的个人修养契合了时代的需要,契合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他成功了 。
曹操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于事业和财富关系的处理,他在物质生活上的淡泊清廉,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而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应该和他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


【曹操厉行节俭成伟业:用餐仅一道肉菜不准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