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的皇权之治:古代帝王的为帝之道( 二 )


与汉代崇尚孝治不同 , 秦崇奉法治 , 出于对权力、法规、秩序的极致追求 , 秦多采用商韩之术 , 以霸道治天下 。笔者曾经考察了根植于秦文化深层的核心价值观念“威德”与秦之兴亡间的互动关系 。指出“威德”实际具有两层含义:一为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开拓之功 , 及其所表现出的令海内折服的威风、威武、气势及震慑力;一为秦始皇治理天下时所采取的尚威严法、多欲寡恩的暴虐政治 。然而“威德”之于秦有着正反两方面意义 , 秦因“威德”而得天下 , 也因“威德”而失天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 “威德”之所以成为秦政之重要特征 , 实际也与秦始皇自身天神的定位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 , 正是由于秦始皇对自己天神身份的认同 , 导致其行为不受任何约束 , 这既给他带来千秋功勋 , 也造成了他的极速衰亡 。代秦而起的西汉王朝 , 正是在反思和批判秦弊的基础上 , 一反秦之“威德” , 推崇“孝德” , 倡导孝治的 , 由此 , 秦汉皇权之异同一目了然 。
此外 , 秦朝建立后 , 秦始皇还曾多次巡行各地 , “示强威 , 服海内” , 朝岳观海 , 刻石立碑 , 歌颂秦德 。如观其刻石立碑的碑文内容 , 其中充斥的尽是“皇帝之德 , 存定四极”“六合之内 , 皇帝之土”“人迹所至 , 无不臣者”“威燀旁达 , 莫不宾服”“武威旁畅 , 振动四极”“日月所照 , 莫不宾服”“威震四海”“威服海内”等对秦始皇威震天下、举世无双地位大力宣扬的语句 , 由此可见始皇对其作为天下之主宰身份的看重和强调 。而其后秦始皇营建“东西五百步 , 南北五十丈 , 上可以坐万人 , 下可以建五丈旗”的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 以及“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的象征银河星际的天桥 , 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秦始皇将自己定位于天神之身份 , 想要显扬自己无人能及尊贵地位的一种欲望 。也正是由于秦始皇所独有的思维方式 , 导致其权力欲的无限膨胀 。他不仅“乐以刑杀为威” , 而且独揽一切权力 , 独断各种事务 , “天下之事 , 无大小皆决于上” 。秦代官僚体系也多由训练有素、唯命是从的“文法吏”来听事任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 倚辨于上” 。可见当时以法家文吏为主体组成的官僚体系完全是一个顺从旨意、听之任之的简单执行体系 。这种体系虽然满足了秦始皇为所欲为 , 强调皇帝意志高于一切的心理欲求 , 但其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证明了这种体系缺乏弹性 , 缺失对皇权进行调节的纠偏和反馈机制的严重症结所在 。
汉儒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 导致了从秦政到汉政的深刻变迁 , 从秦之尚“威”到汉之崇“孝”即是明证 。特别是西汉中期以来 , 汉武帝采纳硕儒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学定为一尊 , 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 。而“少治春秋”的董仲舒 , 在否定秦政重威严法 , 抛弃仁义德治的为政方式基础上 , 结合各家学说 , 建立了一套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 , 在强调君权至上的同时 , 又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天子受命于天”的理念 。也就是将“天”置于君主之上 , 天会对人间天子进行监督 , 如若天子为政不仁无道 , 有违天意 , 那么天将会降灾对其进行警戒 , 甚至会剥夺其天命 。董仲舒提出的“灾异谴告”理论也成为西汉中期在汉廷中跃居重要地位的儒学士大夫上疏陈事 , 匡正皇帝过失的有力凭借 。与秦之“天下畏罪持禄 , 莫敢尽忠”和“上不闻过而日骄 , 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的状况对比 , 汉儒的“灾异谴告”理论在突显天对天子所具有的权威性 ,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的同时 , 也起到了维系和巩固皇权的作用 , 实际也构成了汉政与秦政之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