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二 )


曹操的目的达到了,后来董祀果然对妻子很好 。
第三次,是蔡文姬避世隐居期间的偶遇 。
说是偶遇,不如说是曹操于百忙中的一次拜访或探望 。“琰(即文姬)闻操至,忙出迎接 。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 。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 。起身观之,问于蔡琰 。琰答曰:‘此乃曹娥之碑也 。’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 。’”
翻译成白话,很有意思 。文姬听到曹操到了,出去迎接,曹操无意之间看到悬挂在墙壁上的碑文图轴,起身看了看,问文姬 。文姬说:“这是曹娥碑 。”曹操见上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虀臼”,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文姬回答:“这虽然是先父留下的,但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
网络配图
曹操难道不知道曹娥碑?难道真的不知道“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是什么意思?此时杨修早死了,杨修活着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去看过曹娥碑,也研究出了“黄绢幼妇,外孙虀臼”的含义----绝妙好辞 。蹊跷的是,蔡文姬居然也装着不知道,他们玩什么哑谜?
我以为是二人故意而为之的,或者说,是曹操故意而为之,向董祀夫妻表明一种姿态,朋友的姿态,知交的姿态----也只有知交之间,才会有这种默契和情趣吧!
曹操三晤蔡文姬,留给后人的,是文化胸怀,是政治格调,更是一种人性之大爱,是一个真汉子对一代才女的真诚怜惜 。他若霸占了蔡文姬为妾,他就不叫曹操了,而叫“左贤王” 。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