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晚清十大高手董海川( 四 )


太极八卦
永年县南关杨露蝉,三下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练成太极拳,战胜了很多京城武林高手,杨露蝉名声大噪,人称“杨无敌” 。
董海川早已听说了这个“杨无敌”,便派徒弟到瑞王府登门请杨露蝉一聚 。
一个是太极高手,一个是八卦宗师,在桩上你来我去,如蝴蝶翻飞,似流星划过,看得众人如醉如痴 。两人交手,时而疾风骤雨,令人眼花缭乱;时而风吹麦浪,招式变化层层叠叠;难分胜负 。
杨露蝉在与董海川比武后感叹:我与董先生比武只能比个平手,胜董海川很难 。
从此,太极、八卦这两大内家拳派的鼻祖级人物结为好友,也促进了太极八卦两大门派的交流沟通 。
生平考
充宦官入府当差
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生前曾以《有关董海川身世之谜》为题,撰写文章记述:
董海川艺成后,投身太平天国,因身负使命入京,割阉卧底,以为内应,寻机刺杀咸丰,后因义军败北,咸丰病故热河而栖身内廷 。想前人治学,以严谨著称,树碑立传更处以谨慎 。鉴于墓志所载:“不意中年韬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疾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之语,文中所用不意、竟之言词,无形中显露出作者对其师身世的不解及感叹 。至于司马迁受宫刑而成废人之事,世人皆知,墓志作者于此特示例提及,其用意何在呢?
查清室太监来源有二,一者自幼家境贫寒,倚此做为谋生之路 。二者因犯有重罪,净身当差可免处死 。值得提出的是,刻石于1883年墓志背阴的一段铭文,今少有提及,史学界亦没有给与高度重视 。文中记述:“脱令壮年,仗剑以从军,吾焉知其不扫荡乎烟尘” 。想来“壮年仗剑从军”当在“中年充宦官”之前,如何看待董海川的“壮年仗剑从军”,先今观点不一,且由于时隔久远,今人已无从考证 。1928年秋,万籁生先生所著《武术汇宗》中关于:董后触律,受腐刑,废为宦者,供职内朝的记述与上说颇符,且与传言中董因故犯有命案颇多吻合,似较为可信 。晚年传拳民间,声名显赫
清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董海川因故北来京城,投身四王府当差,因“疾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 。此后董公武技渐为人知,并首开武术界之先河,取依圆走转变换掌势之法,创八卦掌之雏形“转掌”,始授门徒 。清同治十三年(18 74)后,仅见于墓志碑阴中所记门徒,就达五十六人,董海川声名远震 。不数年,董公所传掌势经后人“复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加添招术,代代传流”,遍布各地 .形成武术一大门派 .
籍贯
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城南朱家坞村人 。其董氏家族于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北藁城,约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一度分化,其中一支迁至今河北雄县开口村(原属霸县) 。数代后,开口村董继德再度迁居文安县富管营村 。后因屡遭水患,移居朱家坞,至今已传袭繁衍二十一代 。据实地走访文安调查证实:董继德生有二子董守性、董守业 。其中守性无后,守业有子三人,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 。董明魁即后世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生卒考有关董海川的生卒年代,今人说法不一 。早期记述多言其生于清嘉庆二年(1797),卒于光绪八年(1882),享年八十五岁 。此说迄今仍为不少八卦掌界同仁所沿用 。
最早对此提出异议者,见1932年由许禹生(1878-1945)先生主编的北平《体育月刊》一卷五期文《记董武师》,文载:“董海川卒时年六十又六” 。今中国武术研究院康戈武先生在其《八卦掌源流之研究》一文中出具文安董氏故里董绍勤老人提供的材料:董海川比董书山大四十岁,书山生于1853年,故海川应生于18 13年,即清嘉庆十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