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发生大火灾官员为何要引咎辞职( 二 )


又有人要问:如果是单纯的天灾呢?是不是也要问责?没错 。在古人的观念中 , 是不存在纯粹之天灾的 , 古人相信天灾乃是人事的感应 , 是上天给予人间执政者的警告与惩罚 。因此 , 当天灾降临时 , 政府首先要惕厉自省 。如果灾害长久不得缓解 , 或者灾害太严重时 , 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往往就要引咎辞职 。如天圣七年的那次昭应宫火灾发生后 , 宰相王曾即上表待罪 , 后罢相出守青州 。王曾当宰相时候 , 宋仁宗年幼 , 刘太后垂帘听政 , 她的一些姻亲想走后门跑官 , 都被王曾挡住了 , 所以刘太后对王曾有些不满 。这次王曾引咎辞职 , 可能正中刘太后下怀 。
不过我们却不能因此指谪刘太后 , 因为发生大灾 , 宰相请辞 , 以表示负政治责任 , 乃是宋朝的惯例 。我们以宋仁朝为例 , 来看看宋朝宰相的引咎辞职:皇祐元年(1049) , 宰相陈执中请辞 , 原因是当时发生洪涝之患 , “灾异数见” , 陈执中身为宰相 , 却“无所建明 , 但延接卜相术士” , 于是台谏官接连弹劾 , 最后陈执中被“罢为兵部尚书 , 出知陈州” 。宝元元年(1038)出现“冬雷地震” , 而政府尸位素餐 , 谏官韩琦连上数疏 , 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 , 参知政事(副宰相)韩亿、石中立庸碌无能 , 迫使四名宰执同日被罢 。有意思的是 , 后来宋神宗朝时 , 韩琦任宰相 , 御史中丞王陶上疏弹劾韩琦专权跋扈 , 虽然神宗皇帝并不相信王陶所言 , 但韩琦自己还是坚持辞去宰相之职 。按照宋朝惯例 , 君主将“天下之事 , 一切委之执政(宰相团队)” , 宰相组织一个责任政府 , 负责治理国家;但“一旦谏官列其罪 , 御史数其失” , 则宰相待罪(停止职务 , 等待裁决) , 或者引咎辞职 。
网络配图
【宋朝发生大火灾官员为何要引咎辞职】面对严重的天灾 , 有时候皇帝也要下诏罪己 。嘉祐元年(1056) , 由于“京师自五月大雨不止” , “坏官私庐舍数万区” , 宋仁宗下了一道罪己诏:“此皆朕德不明 , 天意所谴 , 致兹灾潦 , 害及下民 。是亦邦治未孚、王政多阙 , 赏罚有所不当、诏令得非未便、狱讼颇枉、赋役烦急 , 既民冤失业者众 , 则天灾缘政而生 。思闻谠言 , 以推咎罚 , 道有消息 , 志在更张 。应中外臣僚 , 并许实封言时政阙失 , 凡当时之利害、制治之否臧 , 悉心以陈 , 无有所讳 , 庶几弭塞变异、召致和平 。”在这道诏书上 , 仁宗皇帝向上苍、向群臣、向万民检讨了朝廷在赏罚、诏令、狱讼、赋税各个方面的过失 , 请求上天原谅 , 并发誓改正自新 , 请中外臣僚进言时政阙失 。
受过现代理性启蒙的今人恐怕会认为罪己诏是玩虚的形式主义 , 因为皇帝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罚 。其实对古人而言 , 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 上天一直监视着人间 , 皇帝下诏罪己并不是徒有形式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 , 罪己诏意味着皇权之上有天道 , 天道乃是人间秩序的监察者;皇帝也承认这一点 , 所以要向天道表达敬畏 , 并自觉接受天道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