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项羽是不假思索地要回江东去 , 义无反顾地要回江东去 , 为什么?因为他正春风得意 , 他已功成名就 , 做了天下诸侯的老大——西楚霸王 , 美女如云 , 金银无数 , 几与当年的始皇爷威风无二 。当时有一位劝说他:关中这里阻山带河 , 四面屏障 , 土地肥沃 , 物产丰富 , 可以在此建都以定霸业 。项羽笑了 , 是含讥带讽的笑 , 他说:一个人富贵发达了而不回故乡 , 就好比穿着绫罗绸缎在深夜逛街 , 谁能知道呢!风光了 , 就要衣锦还乡 , 成功了 , 就要荣归故里 , 这就是项羽潜意识里浓厚的虚荣情结 。至今在我们的同胞里 , 这种情结依然根深蒂固 。
从一个愣头小伙变成号令天下的霸王 , 手中千军万马 , 眼前万里江山 , 威风八面 , 终于做了人上人 , 成为项羽急不可待要回到江东的唯一理由 。弄明白了这一点 , 待到他成了孤家寡人 , 落魄而逃 , 狼狈不堪时 , 说死也不愿回江东去 , 也就顺理成章了 。
事实恰恰如此 。我们再来看看逃到乌江边上 , 输成精光蛋的项羽的心理和选择 , 《史记.项羽本纪》载:“乌江亭长檥船待 ,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 , 地方千里 , 众数十万人 , 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 , 汉军至 , 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今无一人还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 , 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这里讲了两层意思 , 但纠结的是一个主题 , 天要忘我 , 我能奈何;如今我虎落平川 , 一无所有 , 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父老?说来说去 , 困惑楚霸王的就是“没脸”、“没面子”、风光不再了;我 , 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 , 眼下这样一副德性 , 如何能回老家 , 怎么好意思去见父老乡亲?
面子 , 光环照耀下的英雄更讲究面子 , 比常人十倍百倍地在乎顾忌面子 , 这就是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心理症结 。好汉不比当年 , 宁肯销声匿迹于外 , 也绝不破衣烂衫回乡 。因此从本质上讲 , 项羽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一个悲情的英雄 , 是一个可景仰而不可仿效的英雄 。提起他 , 我们只能是既表钦佩 , 又扼腕叹息;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 也是个不识时务的小笨蛋;豪情壮举感天动地 , 莽撞虚荣自毁前程 。这才是有血有容的项羽 。
当然 , 人无完人 , 项羽虽年过而立即已谢幕 , 但人生总体是收获大于损失 , 当后人再把他的乌江自刎加以正面的不断演绎 , 一场因虚荣而选择的自我了断 , 对他也变成了意外的收获 。因为我们都渴望正直的人格 , 乐见道德楷模 , 都异口同声地唾弃见利忘义 , 于是宁愿拿他来做理想中的偶像 。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 用尽阳谋阴谋最终得到江山的刘邦 , 自然就显得有些卑鄙猥琐了 。遗憾的是现实很“骨感” , 芸芸众生一边颂扬项羽 , 一边却又都在仿效刘邦 , 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 连最普通的田间农夫都深信 , 一张道德的空壳不能拿来当饭吃 。在这一点上 , 蒋中正给我们做了个榜样 , 委员长发现大事不好 , 不仅毅然过江 , 连那个宽阔的海峡也一步跨了过去 , 台湾虽小 , 可总是个活命的落脚地嘛 。
- 卫长公主有多受宠最后究竟为何惨遭腰斩
- 李治明知唐三代后女主武王却为何不杀武则天
- 春申君黄歇为何最终遭遇杀身之祸
- 元浩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
- 北魏驸马因养小三打死公主为何终无罪释放
- 年羹尧死亡之谜:为何沦落到家破人亡
- 一个农民的妻子造反朱棣为何要抓尽天下尼姑?
- 刘邦打败项羽的六大要素是什么
- 清朝大臣图尔格战功累累为何现在名气不大
- 如来佛抓住了孙悟空为何却轻轻压在五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