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四 )


网络配图
褚遂良高超的书法水平 , 一方面在于个人的天赋 , 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史陵、欧阳询、虞世南等大家的指导 。再有 , 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狂热爱好 , 也让他受益匪浅 。
唐太宗是王氏书法的铁杆“粉丝” , 曾悬赏重金收购王羲之的书帖 , 人们争先献上 , 以致良莠莫辨 , 真假难分 。幸亏褚遂良对王羲之书法相当有研究 , 随口就能说出书帖的渊源、出处 , 论据充分 , 鉴别书法的真伪毫不含糊 , 结果再没有人敢将赝品送来邀功 。
贞观六年(632)正月 , 太宗下令整理内府所藏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真迹 , 计1510卷 , 褚遂良自然是这次整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 为此他还编写了《右军书目》 , 藏于内府 。能够见识到如此之多的王羲之真迹 , 让褚遂良大开眼界 , 对他书风的形成带来了重大影响 。
苏轼给褚遂良的书法概括了4个字:清远萧散 。他的书法 , 从追求一种结构之美 , 演进成了追求意境之美 。虞世南书法讲究“君子藏器” , 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显露明显的运笔痕迹 , 褚遂良却不同 , 清代人所写的《评书帖》中说:“褚书提笔‘空’ , 运笔‘灵’ 。瘦硬清挺 , 自是绝品 。”
他愿意展示这种痕迹 , 一起一伏 , 一提一按 , 造成一种明快的韵律 。因此 , 有人说褚遂良则是一位“线条大师” , 他的线条充满生命 , 体现了一种飞动之美 。
唐代书家张怀瓘对此感叹说:“若瑶台青琐 , 窅映春林 , 美人婵娟 , 似不任乎罗绮 , 铅华绰约 , 欧虞谢之 。”在他看来 , 从褚遂良开始 , 书法已经从“妍美功用”趋向“风神骨气” , 书法艺术也从古典主义迈向浪漫主义 。
有趣的是 , 这种唯美主义倾向 , 已经影响到褚遂良对纸墨的选择 。书法家讲究纸笔用墨并不奇怪 , 然而纵观古今书家 , 褚遂良对纸墨之追求 , 却是非常苛刻的 。唐代人裴行俭曾说:“褚遂良非精笔佳墨 , 未尝辄书 。”没有好笔好纸 , 他宁可不写 。
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 , 褚遂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不仅继承了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等的特点 , 更深得东晋王羲之书法的精髓 。
北宋米芾对唐代的书法家都有微词 , 唯独对褚遂良赞不绝口 , 说他“如熟驭战马 , 举动从人 , 而别有一种骄色” 。米芾的儿子米友仁说得更绝:“褚书在唐贤诸名世士书中最为秀颖 , 得羲之法最多者 。真字有隶法 , 自成一家 , 非诸人可以比肩 。”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薛稷等都曾师从褚遂良 , 宋代的黄庭坚、米芾、赵佶等 , 也从他的书法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
神龙元年(705) , 武则天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弥留之际 , 她下了道遗诏 , 里边有这样一句话 , 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 , 咸令复业 。”
这相当于给褚遂良等人平反 。武则天当过皇帝之后 , 阅遍群臣 , 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 , 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 。贞元五年(789) , 在褚遂良去世百余年后 , 唐德宗下诏 , 将他的画像绘于凌烟阁上 , 让他享有与唐初的开国功臣们同样的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