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忠臣当良臣:聪明人魏征如何给领导提意见( 二 )


李世民恍然大悟 , “深纳其言” , 当即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
魏征的这番言论乍一听很有颠覆性 , 其实只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臣子的固然要对君主尽忠 , 但这种忠却不应该是“愚忠” , 而是“巧忠” 。也就是说 , 进谏并不是以一味蛮干、面折廷争为美 , 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 , 以君王乐于接受为前提 , 以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切实可行为美 。
网络配图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 , 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 , 当使其可从 。”魏征的进谏有时候就颇能体现出这种中道的智慧 。
比如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 李世民曾经用一种颇为自得的口吻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天子至尊无上 , 所以无所忌惮 , 可朕就不是这样子 。朕总是上畏皇天之监临 , 下畏群臣之瞻仰 , 兢兢业业 , 犹恐上不合天意 , 下不符人望 。”
李世民所说的固然是实情 , 可像他这样自己说自己的好 , 未免就有点“矜夸”的味道 , 而且潜意识里也是希望博得群臣的赞美 。
这个时候 , 魏征发话了 。他说:“此诚致治之要 , 愿陛下慎终如始 , 则善矣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魏征这话听上去像是在赞美 , 实际上却是在针砭 。
因为它强调的是“慎终如始”这四个字 。这就等于是说——陛下能这样子当然好 , 但是最好能够保持下去 。假如不能持之以恒 , 现在高兴未免太早 。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 , 当然不会听不出这层弦外之音 。
这样的进谏可谓寓贬于褒 , 既挠到了皇帝的痒处 , 又点到了皇帝的痛处 , 实在是含蓄而巧妙 。
类似的对话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还有一次 。当时国内安定、天下丰稔、东突厥又彻底平定 , 整个大唐帝国一片欣欣向荣 , 李世民又对侍臣说:“今中国幸安 , 四夷俱服 , 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 , 唯惧不终 ,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这一次 , 李世民的话就说得比较全面了 , 他一方面为自己取得了“自古所希”的历史功绩而自豪 , 但另一方面也表示了戒慎恐惧之心 。
所以 , 魏征就说:“内外治安 , 臣不以为喜 , 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魏征并不对这种“天下大治”的喜人形势歌功颂德 , 而是对皇帝“居安思危”的谨慎态度表示赞赏 。这种发言显然要比纯粹的附和之辞高明许多 。
正是由于魏征的谏言往往既委婉又能击中要害 , 所以李世民才会评价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 , 我但觉妩媚 。”(《旧唐书·魏征传》)
当然 , 魏征的谏言并不都是这么委婉“妩媚”的 。
如果每次进谏都拐弯抹角 , 那最后就算不流于阿谀谄媚 , 也会变得庸庸碌碌 。倘若如此 , 那魏征也绝不可能被李世民所倚重 , 更不可能以“诤臣”之名享誉后世 。
所以 , 该据理力争的时候 , 魏征也绝不含糊 。
史称魏征“犯颜苦谏”的时候 , “或逢上怒甚 , 征神色不移 , 上亦为之霁威”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意思是说:每当李世民被魏征的谏言刺激得怒不可遏的时候 , 魏征总是毫无惧色 , 李世民到最后也不得不收起帝王的威风 , 把自己的怒火强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