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三 )


34.1934:未获奖 。
35.1935: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 。
1936年36日: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
37.1937年:戴维森(美国)和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 。
38.1938年,恩利克·费密发现中子辐照产生新的放射性元素,实现慢中子核反应 。
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造放射性元素 。
40.1940-1942年:没有获奖 。
41.1943年:斯特恩(美国)研制出分子束,测量出质子磁矩 。
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 。
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
44.1946年:(美国)发明了获得高压的装置,在高压物理领域有了一些发现 。
45.1947年,通过研究英国阿普尔顿高层大气的物理特征,发现了阿普顿层(电离层) 。
46.1948:布莱克特(英国)改进了威尔逊云室及其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
47.1949: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介子理论,预言∏介子的存在 。
48.1950年,英国的Ceso Frank 发明了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术,并发现了π介子 。
49.1951: (英国)和(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导致核嬗变 。
50.1952: Bloch和(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创立了核磁测量 。
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了相差显微镜 。
52.1954年:梅克斯·玻恩(英国)对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研究做出了贡献;伯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来研究核反应和伽马射线 。
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微波技术,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Kush(美国)利用射频束技术精确测量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
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和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研究晶体管效应 。
55.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美籍华人)在弱相互作用下发现宇称不平衡,导致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 。
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和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 。
57.1959: segre和(美国)发现了反质子 。
58.1960年:格拉塞特(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雾室 。
59.1961年:霍夫施塔特(美国)开创性地研究了电子对原子核的散射,并由此发现了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研究了γ射线的共振吸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 。
60.1962年:戴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开创了凝聚态理论,尤其是液氦理论 。
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迈耶夫人(美国犹太人)和詹森(德国人)发现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
62.1964年:道恩斯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了微波激射器 。
63.1965年:浅长一郎(日本)、施温格和费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研究成果,对粒子物理产生深远影响 。
64.1966年:卡斯特勒发明并发展了原子中光和磁共振的双共振研究 。
65.1967年:贝蒂(美国)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尤其是恒星能量的发现 。
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大量共振态 。
67.1969: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进行了分类,并发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 。
68,1970:Alvin(瑞典)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卓有成效的应用;尼尔(法国)对反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
69.1971年:gabor(英国)发明并发展了全息图 。
70.1972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美国)创立了BCS超导的微观理论 。
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吉亚维尔(美国)发现超导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了超电流通过隧道势垒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