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是怎么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罗死因之谜( 二 )


秦国“联燕攻赵”外交策略,因为张唐拖延和吕不为的精心策划,变成了“联赵弱燕”,秦国在这场斗争中是赢家,而燕国成为了牺牲品,不仅损失土地城池,连自己的太子也当成了人质,因此燕国恨透了秦国,这也就为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埋下伏笔 。秦国在这场斗争中是无本赢利,体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思想和“上兵伐谋”的外交策略 。
这场外交活动结束之后,甘罗为秦国立下大功,封为上卿,被世人传为佳话,但是让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孩与吕不韦这些老奸巨滑的成年人同朝为臣,的确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况且这件事内幕一旦泄露,不仅各国诸侯会感到被秦国愚弄,而且还会为朝内的新兴的蔡泽集团抓住把柄,这样会大大削弱吕氏集团在朝中力量和影响,无论从秦国的利益还是吕氏集团的利益考虑,甘罗的存在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也就是说吕不韦现在要“卸磨杀驴”,甘罗必须在世界上消失,甘罗就像昙花一现,刚登上历史舞台演出了一场戏剧,马上就要悄然离世了,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甘罗之死有两种说法 。
一,秦王杀害说 。这种说法在鄢陵当地广泛流传,甘罗出使赵国,初出茅庐便旗开得胜,显露出它具有超群的应变能力和非凡的雄辩才能,他被封为上卿后,秦王把他招进内宫,陪娘娘赏花下棋,不让出宫 。在宫中他看透秦王残暴狰狞的面孔,特别是在嫪毐事件发生后,株连数千人,太后也被打入冷宫,许多直臣劝谏被杀,甘罗恨的咬牙切齿,决心不保昏王暴君,但他又被圈在宫中插翅难飞,每日里度日如年,于是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准备以身殉国 。一天,甘罗正陪着娘娘下棋,忽报秦王回宫,甘罗心生一计,等到秦王走进宫门时,就一下子抓住娘娘的脚,正好被秦王看到,秦王气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拔剑便刺死了甘罗,一道剑光闪过,一代神童倒入血泊中 。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明人们把甘罗的死归罪于残暴的秦王,以表达人们对这位神童英年早逝的惋惜 。
二,无疾升天说 。这种说法见于《东周列国志》的第一百四回,有诗云: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请看春花与秋菊,时来自发不愆期 。燕国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计 。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 。”遂无疾而卒 。高才不寿,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
这种说法是把甘罗的死托付於鬼神,为甘罗的死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封建社会的作家面对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而经常采取的写作手法 。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谈甘罗是如何死的,这反映了司马迁对史料的认真鉴别和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但司马迁在评价甘罗时说:“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 。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疆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很公正客观,他没有正面说秦国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但在字里行间却有谴责之意 。
通过对吕不韦政治生涯的分析,甘罗很有可能是被吕不韦暗害的,然而对于甘罗的墓葬也仍是一个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鄢陵地名志》载:甘罗村,原名张湾,据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捞棺安葬于此,建墓筑庙,故以为村 。甘罗在咸阳官居上卿,死后应葬在咸阳附近,棺木怎麽会冲到鄢陵呢?对此有的学者对鄢陵的水系进行过考察 。
古时候的地貌不似今天这样平坦,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而现在甘罗村之西北的确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旧河道,在县城的北部还有两条较大的水系,因此他们确信甘罗死后漂棺到这里被村民义葬,并建庙祭奠这位早慧少年 。我认为这种捞棺说法不可靠,试想如果甘罗葬在咸阳,怎会被洪水冲走呢?一般的墓地都选在地势比较高地方,假如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棺木被冲进河道,而位于河南许昌的鄢陵距离陕西咸阳有千里之遥,这途中要经过许多大小河流;经过许多桥梁码头;要经过数不清的急流险滩;特别是泥沙的冲刷以及各种岸堤的碰撞,无论怎样结实的棺木也会被无情的洪水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