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真实生平的史闻揭秘:一个客观的中间派别( 二 )


【苏轼真实生平的史闻揭秘:一个客观的中间派别】 年幼的哲宗即位 , 高太后听政 , 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 , 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 , 升起居舍人 , 三个月后 , 升中书舍人 , 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 , 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 , 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 , 又不能见谅于旧党 , 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 , 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 , 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 , 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 , 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宋元祐六年(1091年) , 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 , 外放颍州 。宋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 , 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而后 , 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 。据说在宋朝 , 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后徽宗即位 , 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宋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 , 复任朝奉郎 , 北归途中 , 卒于常州 , 谥号文忠 。享年六十六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