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 二 )


野史上说,朱元璋一次独上寺院,一高人在寺壁上题了一首墨迹未干的诗,劝朱元璋行政不免和气些 。作为故事来听,自然有趣,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明初的反省刑法苛刻,如朱元璋所说,实是受道家的影响 。而把思想收编到儒家上来,这是建元元年(前140),也就是汉武帝即位初年的事 。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这可是历史上极重大的事,直接影响了往后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史家多以“禁锢思想”一说来认为此政策提出的负面性 。已归道山的柏杨(先生千古)就说:“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 。”我却不这样认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百家争鸣,也就是六国的多辩士 。这和封建时代的用人制度有关 。封建时代,从天子以至官吏都是世袭,龙生龙,凤生凤,一般的读书人想参知政事,只有一途,自荐与游说 。鼓起如簧巧舌,奔走游说,情形有点像现在的推销员 。张仪一次遭毒打后,回家问妻子,我的舌头在吗 。回答说,在 。张仪说,这就好办 。韩非舌间功夫不强,口吃得厉害,只得以书面上陈见解,错过了与嬴政的见面,因而见杀,这不是韩非的错,这有历史的因缘在里面 。
而汉的察举、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唐宋的科举,是把布衣读书人的入仕之途全面开放了,只要有本事,考个进士,自然不愁无用武之地 。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遑遑然如丧家之犬 。
历史之所以选择儒家,自当有其选择的理由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面上似乎各家都已偃旗息鼓,唯有儒家独行其道 。按诸实际,殊不尽然 。此因中国学术精神,乃以社会人群之一人事问题的实际措施为其主要对象,此亦为中国学术之一特殊性 。儒家思想之一主要理想,及其基本精神即在此 。”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钱穆先生持此说,是有理有据的 。班固就认为,诸子之说虽然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但合其要归,也是六经之支与流裔,源头都可以归到六经上来 。换句话说,儒家在吸纳的过程中其学术思想是优于各家的,此即历史独青儒家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