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心计:同治死于天花慈禧再次垂帘听政( 三 )


慈禧不敢怠慢,一面吩咐御医全力诊治,一面依照祖上传下的规矩,谨慎照做,惟恐出现疏忽和纰漏,对儿子闯过天花这一关不利 。
首先,供送痘神 。
慈禧命令将同治帝发病以来就供奉的痘神娘娘迎供到养心殿来,宫内到处铺上红地毯、红对联,营造出一片喜气,期望痘神娘娘早点将撒下的天花收回 。供奉三天以后,又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恭送痘神娘娘于大清门外,用纸扎的龙船、金银玉帛举火焚烧,使痘神娘娘在飞腾的烈焰中升天而去,希望由此带走同治帝满身的水痘,平安度过劫难 。
其次,祈求祖先神灵 。
慈禧和慈安一起到供奉祖先的景山寿皇殿——这里从乾隆时期规定作为奉祀“神御”的殿堂,祈求祖先神灵赐福,保佑儿子平安无事 。
此后,同治帝不断出现痘粒,并开始收浆结痂脱落,似乎一切正朝着慈禧期盼的方向发展 。
然而,十一月二十日以后,同治帝病情突然恶化,他开始出现毒疮,而且毒疮在腰部溃烂如洞,流脓不断,疼痛不止,面颊肿硬,口喷臭气 。“湿毒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流脓水 。……痘后余毒湿盛” 。之后,虽然“痘痂俱落,而腰间溃孔,左右臀部溃孔……”
至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同治帝“六脉已绝”,病逝于养心殿东暖阁 。
少年皇帝还没有来得及过他二十岁的生日就死去了,虽然朝廷对外宣称是死于天花,但依然引起了朝野上下种种议论与猜测 。
从一般常识上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尚未找到医治天花的有效办法和药物,但就是普通百姓,患天花一般也还不至于死亡,所以民间把天花称作“天花之喜”,何况是堂堂天朝皇帝,身边有的是高明的御医,怎么就那么容易死了呢?就是在宫廷里曾经贴身服侍过慈禧太后的女官德龄,也对同治死于天花的说法有所怀疑,她认为:“同治的身体一向十分健壮的,论到天花这一种病症也绝非就是绝症,只要医治合法,调护适宜,要治好也是很有可能的,至多不过使同治那样一个美少年变为麻脸而已 。”
另外,从十月三十日发痘到十一月二十日,痘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痘结痂脱落 。为什么此后又突然流毒继发,而且部位集中腰臀,溃烂流脓,继发失眠多梦、遗精尿血等并发症状,又并非是一般出水痘的症状 。于是,同治帝的死因引人联想 。
人们怀疑同治帝不是死于天花,而是死于梅毒!
梅毒是一种慢性接触性性病 。起源于美洲,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梅毒通过海员和士兵在欧亚两洲迅速传播,十六世纪以后传入我国广东岭南一带,后逐渐传入内地,大多流行于社会底层,尤其是花街柳巷 。因为患者皮肤上毒疮红肿溃烂,状似杨梅,民间就名之为“杨梅疮”,简称为梅毒 。
人们怀疑同治帝死于梅毒并非毫无根据 。
第一,人们认为他有感染梅毒的可能 。
根据是同治帝在选皇后的时候,与慈禧发生了意见分歧 。婚后,慈禧千方百计地离间帝后二人的关系,派太监阻止皇帝和皇后相见,又强迫同治帝亲近慧妃 。同治帝虽有一妻四妾(慧妃之外还有瑜妃、瑨妃和珣妃),却左右不是,不能自主,因此索性谁也不亲近,终年独宿乾清宫 。又有传言说,不止一人在市井中亲眼见过同治帝的行踪 。后来,宫中就传出同治帝出痘病重之事 。据此,人们有理由怀疑,皇帝微行时染上了梅毒 。
第二,人们认为他临死的症状像梅毒 。
根据是同治帝从十一月二十日以后,开始出现毒疮,而且毒疮在腰部溃烂如洞,流脓不断,疼痛不止,面颊肿硬,口喷臭气 。后身体溃疡,并蔓延连接在一起,最后“走马牙疳”而死 。这一症状与梅毒患者临终十分相像,因此人们认为他是梅毒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