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双轨制发工资:白居易喜欢晒自己工资单( 二 )


唐太宗也觉得头大,就废除了此项制度,恢复拨款发薪俸 。不过,后来这项制度还是反反复复地实行,屡废屡兴,没钱总得想法子吧 。
到公元650年,即唐高宗永徽元年,唐朝的财政状况好一些了,于是有了月薪,当时叫做俸料 。一品官的月薪是八千钱,另外伙食补助一千八百钱,办公用品费一千二百钱 。这是最高的,九品芝麻官的月薪为一千五百钱,伙食补助二百五十钱,办公用品费二百钱 。
每个官员的警卫人员和办事人员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一品官配备随从96人,二品官配备随从72人,到九品官,就冷清多了,只配备两人 。公主的随从也挺多的,法定80人,所以说影视里公主前呼后拥的场面,不是没有道理的 。郡主也不能怠慢,会配60名工作人员 。
到武媚娘上台,公元684年,即光宅元年,上调了八、九品官员的待遇,主要是增加随从工作人员 。
当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可忽略,那就是职分田和永业田 。农业社会,收田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薪水方式 。一品官分十二顷田,二品官分十顷田,九品官分二顷五十亩田 。至于永业田,一品分六十顷田,二品分三十五顷田,余不赘述 。不过,永业田是可以收回去的 。
趣闻:
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唐朝近三百年期间,从治到乱,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官员薪水当然也是跟着时代变化的 。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薪酬就基本固定下来了,理论上不再作任何调整,“会昌后不复增减” 。《新唐书·食货志》也有工资单,当然是年薪,此处略举几例:太师、太保、太傅的年薪是二百万钱;中书令,其实也是宰相,年薪一百四十万钱;各部门的尚书年薪百万钱;节度使年薪三十万钱,比尚书低多了 。为什么上文的郑权要舍工部尚书不当,去当岭南节度使?估计是中晚唐节度使有地方行政权和财权,实际收入不止于此吧 。
公元807年的五月,大诗人白居易在陕西当县尉,看到当地老百姓冒着暑热在割麦子,“足蒸暑吐气,背灼炎天热”,不由得大为感叹,并很珍惜自己现有的待遇,不用种地干农活 。他打开工资条看了一下,每年有三百石的收入,“吏禄三百石”,于是对自己说:白先生,您知足吧,感恩吧 。
白居易似乎很适合搞统计工作,每到一个职位,就喜欢写诗晒一下收入,这个已经有人写过,因此只简略提一提 。他从当县尉的年俸三百石到太子少傅的月收入十万,“月俸百千”,收入线一直往上走 。
韩愈曾经是国子监博士,也就是高校校长,他的年薪多少呢?查一下史料,和县尉一个级别:两万钱 。这是唐武宗时候的标准,韩老师稍微早一点,估计八九不离十 。一次早训时,学生笑话他:老师,你好穷啊,孩子冻得哇哇哭,老婆饿得嗷嗷叫 。韩老师回击说:我不用耕地,老婆不用织布,一家人“安坐而食”,我挺知足的 。
其实,这是韩老师借学生的嘴哭穷 。他当然有办法创收,那就是写墓志铭,据说收费挺高的 。
【唐朝官员双轨制发工资:白居易喜欢晒自己工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