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签订了辛丑条约李鸿章就应该被国人辱骂吗( 二 )


作为朝中重臣,业儒之人,李鸿章与中国历朝封建士子一样,视个人名望为人生追求,而签下的多条不平等条约让其苦不堪言,他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
环境所迫,无可如何”,因而,作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手中毫无谈判砝码,每逢大难必被懿旨推上风口浪尖,无法逃避也无可逃避,做下名节尽毁之事并不难想象 。
1900年,为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清廷再授两广总督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至沪,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幕僚劝其以马关为鉴,勿行北上,然而,慈禧老妪在西逃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 。
一个白发老者的伶仃身影,北上远行,李鸿章抵京“裱糊”,收拾残局,代清议和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眼中“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的李中堂,在人生中的最后一个舞台上,殚精竭虑,苦苦支撑,回天无术 。
帝国破屋的“裱糊匠”,在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然而,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军事、经济、洋务、外交诸多领域均有建树,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他最早倡导开办洋务,第一个把电报引入中国,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的唐胥铁路,组建了被称为时亚洲最强大北洋水师,兴办煤、铁、金矿,创立轮船招商局、纺织局、机械制造局,派遣留学生……
中国近代化的发轫,由其洋务新政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