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背后有委屈:家书成宣泄的渠道( 二 )


家书成宣泄的渠道将苦闷文字化
受了气 , 说不得 , 只能“徐自图强” , 图强是长远的事 , 但眼前的情绪总得有个疏通的管道 , 老曾在这个时候就得依靠文字了 。
例如在前文提到的曾国藩被咸丰痛斥“好名” , 老曾的情绪就在当年九月写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宣泄了出来 , 他是这样写的:“人之好名 , 谁不如我?”大家都好名 , 谁都跟我一样 , 明明就是针对咸丰的批评而写的 , 倾诉心中委屈 。但总不能在家书中抱怨万岁爷吧?于是自我解释宽慰一番:“我有美名 , 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之名者 , 相形之际 , 盖难为情 。”
皇上骂老曾“好名” , 老曾心里难堪 , 但从辩证的角度一想 , 老曾我有了美名 , 必定有人因此承受骂名 , 原因很简单 , 你的能耐显示了别人的无能 , 相比之下 , 人家比我老曾更难为情 。老曾在家书里 , 这么一比较 , 心里也就释然了 。接着 , 老曾上升到人格修养的程度:“兄惟谨慎谦虚 , 时时省惕而已 。”以后一定谨慎谦虚 , 把尾巴藏得更深 。紧跟着又化为对以后工作的憧憬:“能速将江面肃清 , 荡平此贼 。”能将长江水面的太平军肃清 , 平定这场兵乱 。心中的不确定感消除了 , 也就是不怕了 。
网络配图
本来被皇上骂了一通 , 心里发虚 , 可这么一写 , 怨气散了 , 办法找到了 , 自己给自己壮胆 , 不怕了 。可见老曾的家书功能很大 , 既能化解闷气 , 又能提升品质 。
你烦恼什么 , 就写出来 , 把它文字化、物质化 , 置放在你的眼前 , 成为一个可以客观观察的对象 , 也就是说将主体客体化 , 从“只在此山中”到“旁观者清” , 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
在文字化中提炼和升华
如果自说自话 , 可能起不到排遣的作用 , 但如果是面对自己的家人、晚辈 , 要摆出兄长和家长的架子来教育他们 , 那肯定要植入正能量 , 找到解决闷气的法子 , 于是不知不觉中升华了自己的牢骚 , 在变成家人的精神财富同时 , 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
曾国藩在江西 , 饱受同僚欺凌 , 他带的兵也是受气包 ,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家信中 , 老曾哀叹自己的团队“每次上城 , 必遭毒骂痛打” , 但自己毕竟是大哥 , 在向弟弟们倾诉烦恼时 , 总得给弟弟们一个好榜样 , 于是清醒地指明自己应有的态度:“惟忍辱包羞 , 屈心抑志 , 以求军事之万有一济 。”对待侮辱 , 只有忍着不吱声 , 把业务干漂亮才是王道 。
利用家书也可以帮自己传达愧疚和抑郁 。老曾一生最不痛快的是在江西 , 咸丰七年(1857年)他给弟弟的信就提到:“余在外数年 , 吃亏受气实亦不少 , 他无所惭 , 独惭对江西绅士 。”老曾在江西受困 , 正在煎熬关头 , 他老爸的死帮了他的忙 , 他借着奔丧守孝一溜烟走了 。好几年后 , 老曾这块心病难去 , 便借着向正在江西当官的弟弟写信 , 表明自己的内疚 。得罪一个省的精英 , 心里肯定发虚 , 有这封家书传达 , 也算是给内疚的自己壮一下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