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的最后日子:借修颐和园之际建三处私宅( 二 )

网络配图
李莲英虽然没在彩和坊住过,但这里却是他死后停灵和办理丧事的地方 。
李莲英聪敏机警,善伺人意,在清官中颇受西太后的喜爱和信任,几年内便由不谙世事的小太监擢升总管太监,恩赐二品顶戴 。在宫中五十余年,怙势弄权,卖官鬻爵,广植私党,干预朝政,内自军机,外至督抚,无不与之结纳 。戊戌变法时,构陷帝党及维新派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曾随西太后逃往西安 。返回北京后,仍然在新修复的颐和园里,全心伺候“老佛爷” 。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李莲英积攒下大量的财产 。在河北大城老家,有耕地三十六顷,浮财无算;除去银号、金店存款外,藏储于宫内的现银也有三百多万两 。在戊戌以前,他就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七股:把地亩按弟兄五份均分;把钱财按七份均分,两个妹妹同样有份;另外首饰珠宝每人分到七捧盒 。他对侄子们说:“财大祸也大!”提醒他们要时时警惕着 。
西太后去世后,李莲英守孝一百天,以示深深的悼念 。他经过慎重考虑,把太后历年赏赐的珍宝,共有七大捧盒,全部献给了隆裕太后 。他说:“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到民间 。奴才我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 。现在我年老体衰,乞求离开宫廷 。所有这些室物,奉还给主子!”李莲英的言行,令隆裕太后深受感动,她拒绝了李莲英离开皇宫到南花园去养老的请求 。
为西太后守孝一百天期满后,在宣统元年(1909)正月底,李莲英就向隆裕太后磕头告退 。他说:“我前后伺候太后五十二年,蒙太后的恩典,我这辈子报答不了!我离开皇宫以后,要给老太后守孝三年,稍尽奴才一点孝心!”就这样,李莲英悄悄地离开皇宫,不再出头露面 。
李莲英的死是桩谜案 。有人说他被仇家所杀 。李家的说法是,宣统三年的清明节前,李莲英患“锁喉痢”病,便脓出血去世 。在彩和坊公馆停灵并办理丧事 。他四月初四日“殡天”,按京城习俗,初六日接三,初七、初八、初九三日开吊,初十日点主,十一日发引 。李家的以“亡人入土为安”为理由,匆匆将其埋葬了 。
丧事采用“大破孝”的老例
彩和坊李宅停灵期间,沿用了“拾孝”即“大破孝”的老例 。北京“拾孝”的习俗,是在人死了以后,为了同多年的老街坊广结善缘,不管认识与否,即便是偶然过路的行人,只要能走进灵棚磕个头,表示哀悼的意思,便发给孝服和一顿饭食,包括一顶孝帽、一条孝带、一件长不及膝的孝衣,还有三个馒头和一碗粉条肉 。所以开吊这三天,灵棚前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负责维持秩序的人随时疏导,做到吊唁的人随来随走,避免扎堆儿 。
网络配图
前来彩和坊吊孝的人,还有一些达官贵人和李氏的宫内老相识 。初六日那天,传来隆裕太后懿旨,按大臣礼恤赏赐治丧银一千两 。朝廷大臣张勋、姜桂题等头面人物亲来李宅吊唁 。与李莲英同在乐寿堂伺候西太后的“梳头刘”的夫人、宫女何荣儿,也前来吊孝 。“梳头刘”名叫刘德盛,是专为西太后梳头的太监,是李莲英的徒弟 。世人传言李莲英以善梳新髻得慈禧太后宠信,由小太监擢升总管,全是无根据的猜测和讹传 。刘德盛因慈禧太后一句话而娶乐寿堂宫女荣儿为妻,害得容儿与这个太监终生相伴,守了一辈子活寡 。刘德盛接到李莲英的妹夫、内务府郎中白来曾(寿山)派人送来的报丧帖子,不忘师傅旧恩,因重病在床无法行动,便请夫人何荣儿到海淀镇来吊孝 。
何荣儿在事后回忆说:“出殡是在彩和坊 。大清朝已是残灯末庙了 。尤其是李大总管,老太后一死,没有多大权势 。家里的子侄又怕招惹是非,所以丧葬从简 。在海淀彩和坊办事,就是怕在城里头招摇 。不过为安抚当地穷人,也为了百年之后茔地的安全,采取了大破孝t……有名的拾孝,没有很大的财力、人力是办不到的 。不过这样做相当露脸,也相当收买人心 。他的孝事很快就收场了 。”她还说:“李莲英死,我只开吊去过一趟 。因为当时老刘生病,我是代他去祭奠一番的 。又因为李家女客人很少,我也不愿意在那里出头露面,坐车去坐车回,草草应酬了事 。让人体会得出来,他家待人冷冷清清,似乎神不守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