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被羞辱而死的曹魏大将于禁( 二 )


到曹操和袁绍交战的时候,于禁被曹操委以重任,独立守卫延津 。刘备在徐州反叛,曹操亲自东征刘备 。袁绍这时候来攻打延津,于禁坚守,袁绍始终不能攻破于禁的营垒 。于禁又和乐进等人率领五千名步骑兵,攻击袁绍沿黄河设立的营寨,从延津到汲县、获嘉县,总共烧毁了袁绍三十多个营寨,杀死俘虏了几千人,袁绍部有二十几名将领投降 。曹操又令于禁率军屯驻原武城,于禁又攻破了袁绍在杜氏津的其他营寨 。于禁被升为裨将军 。
官渡之战的时候,于禁回到曹操大寨 。相持阶段,曹军和袁军都把各自的营寨连接起来筑起土山对峙 。袁绍的部队向曹营射箭,很多士兵被射死射伤,曹军都很害怕 。于禁督守土山,奋力作战,气势高昂 。袁绍被打败后,于禁被升为偏将军 。
袁绍死后,曹操又打败了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平定了冀州 。可这时候昌豨又一次反叛了曹操,曹操就派于禁前去征剿 。一时没有攻克,曹操就派夏侯渊和于禁一道攻打 。于禁急行军攻击昌豨,由于昌豨和于禁过去有交情,就主动前往于禁大营请求投降 。诸将都认为于禁会把昌豨送到曹操那儿去,于禁却说“你们不知道曹公一贯的命令吗!被围以后投降的不赦 。奉行法令,这是下属服从上级的基本规则 。昌豨虽然是我的老友,但于禁我会因此而失节吗?”于是亲自同昌豨诀别,流着泪将他斩了 。这或许是一种另类的“挥泪斩马谡”吧!当时曹操听说过这件事情以后,叹息说“昌豨不到我这儿投降,而是去找于禁,难道这不是命吗?”从此更加器重于禁 。等到完全平定昌豨所在的东海郡以后,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 。这时候的于禁,其名声地位已经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齐名 。
于禁带兵严肃齐整,缴获的财物自己一毫不取,因此赏赐特重 。但他以法令约束部下过于严厉,所以也不得人心,也就是属于那种令人畏而不令人敬的类型 。有一个例子曹操非常恨朱灵,想夺了他的军权,考虑到于禁威严过人,就派于禁去执行这件事 。于禁带着几十名骑兵,手持军令直接冲入朱灵军营,解除了朱灵的兵权,朱灵和他的部下没有人敢动 。朱灵被解除兵权后,只担任了于禁手下的督军,其他人都很震惊和服气,这就是于禁的行事 。于禁升任为左将军,假节钺,连儿子也沾光,被封为列侯 。于禁的名声毁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 。这一年,曹操命令曹仁去樊城讨伐关羽,派于禁去协助 。时值秋天,连下暴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好几丈,于禁等七军都被淹没,这就是有名的“水淹七军”故事 。于禁同众将登上高坡,望着一片汪洋,无处躲藏又无路可逃,关羽又乘着大船逼近攻击,于禁只好投降 。在这次战役中,同为将军的庞德被关羽所俘,不降被杀 。
网络配图
后来,东吴偷袭关羽,关羽丢失了荆州,死后其部下被俘虏,于禁也到了东吴 。魏文帝曹丕登基当皇帝后,东吴暂时称藩国,将于禁送回到了魏国 。曹丕召见他,于禁已经须发斑白,面容憔悴,流泪不止 。曹丕用春秋时秦国秦穆公的大将孟明视的事安慰他,并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魏文帝准备让于禁出使吴国,先让他到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 。曹丕预先让人在陵堂上画上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投降的图画 。于禁看到以后,惭愧的无地自容,发病而死 。
曹丕为什么不剥夺于禁的封爵,还继续任命他为将军,却又要这般羞辱一番呢?大概这就是帝王所玩弄的权术吧!一方面,曹丕让汉献帝禅让出皇位,为避免天下人说他篡逆,必须对父亲的一班老臣给予安抚,更何况天下还有另外两个政权存在;另一方面,他对于这种背叛自己阵营的人有着内心的厌恶 。只不过,这种厌恶是不能公开表达的,张郃、张郃、徐晃等人都是曾经的叛将,只不过他们是敌对阵营中的叛将投归了自己而已 。这种内心的厌恶曹操就有 。听说于禁投降,曹操哀叹很长一段时间,说“我了解于禁已经有三十年了,哪里想到到了临危处难的关头,他反而不如庞德呢!”就是在这次战役当中,庞德也是被水淹,但他杀了想要投降之将,箭射完了,就用短兵器搏杀,抱着必死的决心,直至落水被俘 。关羽想劝降他,庞德的回答是“我宁可为国家而死做鬼,也不会做贼为将苟且活着!”庞德最初不是曹操的将领,而于禁是跟随曹操一步一步升至将军的,两相比较,其差别该有多大!这种内心极度的厌恶不能直接表达但还是要表达的,这就是曹丕也要羞辱于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