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男人:涂唇膏用面膜穿女装( 二 )


唐代还有一位比韦崟更臭美的叫卫玠,他姿容秀美,披肩长发长五尺,每天洗完澡,都有两个婢女用金盘子托着头发给他梳头 。他洗脸时用的是自制的“化玉膏”(类似现在的洗面奶),还把芹菜捣成泥,敷在脸上做面膜 。因此他的脸明亮湿润、没有皱纹 。
刺青——
唐代男子的另一最爱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唐代男子还有一种爱好——刺青 。刺青在唐中期及以后可谓流行一时,当时的长安、成都、荆州、黔南都有刺青的风俗 。男人用针在皮肤上刺出图案,然后涂上墨,待创面痊愈后,就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图案 。
当时的蜀人最善于刺青,不仅图案清晰如画,而且色泽鲜艳 。在荆州的市场上有专门的刺青工匠,他们事先将针固定排列为一定的形状,然后根据顾客的要求,将各种图案刺在皮肤上,再涂上石墨 。当时人们最喜欢的图案是蟾蜍和蝎子 。在长安的市场上还出现了唐代最早的专业刺青美容师“劄工”,他们也做着同样的工作 。
千奇百怪的刺青内容
当时的刺青者大多数是市井恶少或者军人,所刺的内容千奇百怪 。家住长安大宁坊的张干在自己的左臂上刺的是“生不怕京兆尹”,右臂上刺的是“死不怕阎罗王” 。“京兆尹”是当时的官名,就是京城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
王力奴在自己的胸部和腹部刺上了山、庭院、池榭、草木、鸟兽 。赵武建在身上刺了一百六十处番印 。还有更奇怪的,蜀人赵高将佛教里的天王像刺在背部,他犯法时应该杖背二十,可是地方官吏却不敢,因为他背上刺着天王 。后来剑南节度使来了,用杖刑将他背上的天王像打得稀烂 。节度使走后,赵高挨家挨户袒衣讨钱,美其名曰“修理功德钱” 。
网络配图
诗歌刺满身风流有文采
唐代刺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多与诗歌有关 。蜀小将韦少卿在胸部刺一树,树梢有乌鸦数十只,下面悬一镜子,有人以绳牵镜,以此表示张燕公诗句“挽镜寒鸦集”的意境,可谓用心良苦 。荆州人葛清从颈部以下遍身刺三十余图,每图表示白居易的一首诗 。如画一人持杯临菊,表示“不是此花偏爱菊”;画一树,树上挂缬,表示“黄夹缬林寒有叶” 。人称他为“白舍人行诗图” 。
许多人都以刺青相比试,或刺《辋川集》一本,或刺白居易、罗隐二人诗百首 。有些无赖少年甚至将平生所到过的地方、饮酒赌博之事及所交往的妇人的姓名、年龄、形貌详细地一一刺在身上,这种刺青图案被称为“针史” 。
刺上麻雀当皇帝刺上大雁做高官
后周太祖郭威年少时与冯晖交好,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一天,二人遇见一位道士,自称“业雕”,为他们二人刺青 。道士在郭威脖颈左边刺一麻雀,右边刺谷、粟;在冯晖肚脐处刺瓮,瓮中有大雁数只 。道士说待到麻雀吃到谷子、大雁飞出瓮时,也就是他们发达之日 。后来麻雀与谷、粟的距离逐渐接近,等到郭威登位时,麻雀竟然吃到了谷子 。而冯晖官高位显时,大雁真的从瓮中飞出 。因为郭威脖子上有刺雀,人们又称他为“郭雀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