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牛人高俅:从小秘书到一代权臣的发迹史( 二 )


“小石子”发力飞腾
高俅的运气确乎好过常人,跟随端王没两月,宋哲宗死了,端王华丽变身,做了宋徽宗,高俅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潜邸“旧臣” 。这个末班车搭的太有价值了,荣华富贵说来就来,挡也挡不住 。
那么,是不是说高俅马上就可以做大官了呢?也不尽然 。
《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记载:“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 。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 。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 。”宋徽宗倒是很想提拔高俅的,然而爱莫能助 。因为朝廷有制度,祖宗有家法,文官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武官虽然不需经过科举,但高级武官的晋升必须是立过军功的才行 。
高俅的文化水平比他的球技差远了,参加科考肯定没辙,只能放弃文秘老本行,从低级武官干起 。当然,有最高领导的眷顾,有潜邸“旧臣”的身份,他到哪儿都是个角儿 。那几年,高俅下基层,跟着大将刘仲武在西北混 。崇宁三年十月打了一次不小的胜仗,功劳虽是刘仲武的,但功劳簿上肯定少不了高俅 。崇宁四年五月又以武官身份随外交官林摅一起出使辽国,成功拒绝了辽对宋夏战争的“调解”,又是一个大功劳……
随着“军功”积累得越来越多,高俅这枚“小石子”终于越飞越高 。《宋史》本纪云:“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十日),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 。”另据《靖康要录》言,高俅还做过检校太保、奉国军节度使、简国公,位极人臣 。
自作孽,摔得惨
秘书晋升为领导,其实也没什么,在啥位谋啥政,把工作干好,没人会说三道四,顺顺当当干到退休,保住晚节,所谓的抛物线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自以为靠山硬,人脉广,恣意弄权,胡作非为,祸国殃民,那结果就不好说了,“你懂得” 。高俅就属于后者 。
网络配图
《东京梦华录》里说,有一次皇帝检阅水军训练情况,高俅安排“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又列两船,皆乐部 。”科目训练则是“旋罗”、“海眼”、“交头”等 。有音乐,有杂耍,煞是好看,可打起仗来这等花架子有用吗?还有一次是皇帝夜宿大庆殿,高俅负责安保,“兵士十余人作一队,聚首而立,凡数十队 。各一名喝曰:是与不是?众曰:是 。又曰:是甚人?众曰:殿前都指挥使高俅 。”瞧瞧他多会作秀,通过士兵的声音,让皇帝知道他是尽心尽职的 。京城防务交给这样的人,宋徽宗也真是荒唐 。
高俅抓军事不行,徇私敛财搞裙带却很有一套 。
自打他发迹之后,高家老小个个“鸡犬升天”:父亲高敦复做了节度使,兄弟高伸中进士后,火箭般的升任延康殿学士,另一个兄弟高傑,做了左金吾卫大将军;高俅的儿子们也个个进入体制内,高尧卿是岳阳军承宣使,高尧辅为安国军承宣使,高尧康为桂州观察使 。朝廷好像是他们家开的 。他管理禁军,常挪用军队地皮盖自家宅邸,还喝兵血,克扣将士们的饷银,搞得士兵无心训练,“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 。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 。”(《靖康要录))
经过高俅的多年折腾,大宋王朝的禁军沦为了一支毫无战斗力的部队,“人不知兵,无一可用” 。《靖康要录》尖锐的指出:“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高)俅恃宠营私所致 。”“恃宠营私”四个字,可谓一语中的 。
靖康元年,金兵来犯,宋徽宗吓得差点尿裤子,赶紧禅位 。靠山靠边站了,高俅也该倒霉了 。宋钦宗甫上台,第一个打击的对象,正是高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