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 二 )


到明帝时代,司马懿已经六十多岁了 。这个年龄,要不然就选择做忠臣终老 。因为曹室的政权在曹丕和曹叡的时代,都非常稳定 。司马懿还得等待机会 。曹丕、曹叡做皇帝的年代都不长 。曹叡临死的时候,又把政权托付给他,因为曹叡的儿子齐王曹芳当时很小 。在历史上发生了非常动人的一幕,曹叡病重时,司马懿正在辽东作战,曹叡就连下五道诏书,召司马懿进宫,司马懿就乘一部当时最快的战车,风尘仆仆,直奔洛阳,到洛阳连家都不回,直接进宫 。这时候,曹叡已经奄奄一息,说了一句特别令人感动的话,我终于把你等回来了 。那时曹芳只有九岁,他就以后事相托 。据有的史书描写,曹芳上去就抱着司马懿的脖子 。司马懿跟曹家几代,已经从开始时的处处提防到现在亲密无间了 。好戏才刚刚开始 。曹芳是小孩,大权就可以转移到自己手里来了,机会来了 。
【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网络配图
还有一个对手,就是曹爽 。当时曹叡把曹芳托给两个人,他和曹爽 。曹爽是曹氏宗室,大将军曹真的儿子 。从曹叡的角度来说,他这样考虑也很周全 。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最能干的人,有这两个人来辅佐自己的孩子,稳当 。曹爽和司马懿相处怎么样?皇帝是一个小孩子,所以皇权是一个虚位,那国家大权就转移到两个人手里,谁来掌握这个大权?就构成两个人之间的纷争 。那么这时,所谓“居善地”,司马懿又在考虑自己的位置 。从资历、年辈、能力、声望来说曹爽都不如他 。但是曹爽是曹氏宗室,如果说代行皇帝权力,那么曹爽比司马懿更名正言顺 。当时,这种对抗的力量相对比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怎样打破的呢?[$HR getPages$]
表演大师“忍常人之不能忍”
据后来史书记载,因为曹爽不愿意把权力跟司马懿分享,而且司马懿对他也造成压力,一个长辈,德高望重,功勋卓著,他得想办法把司马懿架空 。理由说得很堂皇 。司马懿德高望重,年辈又高,地位反在我下面,这不好啊,我很不安啊,应该提高他的地位 。让司马懿担任大司马,三公之一,执掌军权 。又有人建议,说前几任的大司马,都死在任上,好像不祥 。再往高搁一点,搁到太傅 。太傅可以解释为帝师,很高了 。太傅就是那些功劳特别高的,半退休状态 。当时行政机构是尚书省,主持这个机构的叫录尚书事,等于国务院负责人 。把司马懿抬高到太傅的位置,不合适再管事了 。录尚书事就到了曹爽的手里 。曹爽把自己的一批亲信都提拔起来,放在要害的位置上 。这样整个行政架构就到了他手里了 。
曹爽尽力削弱司马懿,而司马懿的态度却非常谦卑,任由曹爽挤兑 。司马懿是一个心思很深的人 。在司马懿看来,曹爽夺权对他正是机会 。如果说,曹爽不那么进逼他,可能他的机会反而少 。老子谓“将欲歙之,必故张之”,要使你的对方消退下去,先要让他扩张开来 。吹一个气球,它吹得不够大的时候,很有弹性,不容易把它弄破 。要把它弄破,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吹,气球太大了,太漂亮了,再吹大,轻轻一捅,“砰”就爆了 。让对方无限膨胀,无限扩大,司马懿采取了两种方针 。一个是在朝政方面,他保持退让的状态,当时何晏、丁谧、毕轨、邓飏这些人都是曹爽提拔上来的,算是京城中的名士,威风得不得了,个个风度闲雅,谈吐动人 。何晏是古代重要的哲学家,但这些文采出众的人,参与到政治中,真行吗?在司马懿的鼓励下,曹爽就不断地膨胀起来,郭太后被他迁到永安宫去了,得罪了太后,他要付出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