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力传输设备 无线电力传输( 二 )


2001年5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 。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 。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许树源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但其使用时仍然要将产品与充电器接触 。
2006年10月,日本展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此系统输出端电力为7V、400mA,收发凯戚线圈间距为4mm时,输电效率最大为50%,用于手机快速充电 。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助理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研究团队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 。他们给一个直径60厘米的线圈通电,6英尺(约1.83米)之外连接在另一个线圈上的60瓦的灯泡被点亮了 。这种马林称之为“”技术的原理是“磁耦合共振” 。
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发布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地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
2009年10月,日本奈良市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进行了无线充电实验 。供电线圈埋入充电台的混凝土中,汽车驶上充电台,将车载线圈扒判对准供电线圈就能开始充电 。
3.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3.1电磁感应——短程传输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 。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短程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之间利用磁耦合来传递能量 。若线圈L1中通已交变电流,该电流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线圈L2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
3.2电磁耦合共振——中程传输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 。它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力高效传输 。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当电磁波频率高于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盯此陵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无线电子标签,等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 。
具体来说,整个装置包含两个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是一个自振系统 。其中一个是发射装置,与能量相连,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磁场,即将电能转化为磁场 。当接收装置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完成磁场到电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图2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电磁共振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系统方案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向空间辐射的能量就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 。
3.3微波/激光——远程传输
理论上讲,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就越小 。所以,可以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 。1968年,美国工程师彼得格拉提出了空间太阳能发电(Space Solar Power,SSP)的概念 。其构想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能能发电基地,通过微波将电能送回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