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晋知道“边兵善走”,而且实战中,兵败如山倒,杀之也不能止,而且截杀逃兵的督战队也会一同崩溃(即杀不能止,况大势散,谁复为杀者) 。如果真碰上强敌,那排在最后的督战队可能直接就改了前队,而且充当领跑 。介于这种情况,所以我用两城的设置来稳固军心,打消他们逃跑的念头 。怎么打消呢?很简单,这新城其实就是死地,一旦进去了就只有死战到底 。
在实战中,只要不开“三道关门”,重城的士兵退守山寨也难以保命,实际上陷于死战的境地 。筑山海重关,一方面能够“以两城以固其心”关键时刻又可轻易将士卒“置之死地”,激发他们的斗志 。但是这个事情又不能让士兵们知道,否则没人愿意去守重城了 。
孙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他发现自己上当了,彻底的上当了,王经略根本就是在设陷阱准备一举歼灭来犯之后金军,怎么能让新城成为死地的注解(直白一点的说,这旧城以及前面的地雷、壕沟、陷阱其实代替了督战队) 。至于那三座山寨根本就是忽悠人的,不过是王经略让那四万边兵能安心进入新城的说辞,有了这个说辞,让那四万人进城比赶四万只鸭子还容易 。而他孙阁老身为帝师,却竟然也和那帮头脑简单四肢并不太发达的边兵一样看不出当中玄机 。听了王在晋的解释,孙承宗“遂无以应” 。
另外,为了表示态度诚恳,在奏章里他还向天启帝报告,说自己开始一通乱打确实是因为误会了王经略,不过王在晋人很大度,始终一如既往的坦诚相待,自己很受教育:“臣(孙承宗)时执偏见谓经臣(王在晋)议诚然” 。至此,孙阁老全然认栽,王经略点道为止,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孙、王二人这段掐架算是有了个了断,不过中了埋伏的孙阁老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但那是后话,这里我们先和《明史》作个了算 。
【孙承宗和王在晋的争议:明末国防策略的一次转变】 《明史》关于孙、王二人掐架的对白依据是《三朝辽事实录》中孙承宗的一篇奏章,这篇奏章就是孙阁老巡阅山海关以后给天启帝打的调查报告 。收录这份奏章的文献除《三》以外,还有《明熹宗实录》和孙老师的《高阳集》,当然也可以说有《明史》,不过,只有《三》是详录,其他的都是摘录,《明》则是乱录、自撰 。以下看看《明》《三》两书关键地方的不同之处:
三:而新城之守卒法当四万 。
明:新城成,即移旧城四万人以守乎?
三:独是八里为两城,而旧城之坑壕空营当在三里之外……而一不戒,将城下之备尽为我设 。
明:且筑关在八里内,新城背即旧城趾,旧城之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抑为新兵设乎?
三:而贼方拥此四万于旧城之下,开关延之不可,闭关谢之不可 。
明: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
三:于山建山寨三,以为退守计 。
明: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
三:臣遂无以应 。
明:在晋无以难 。
《三朝辽事实录》和《明史》所记载的内容基本相同,关键在最后部分,王在晋回答了孙承宗的问题,《明史》中没有记载 。两者哪个比较可靠呢?《三朝辽事实录》记录的是奏章,《明史》则是根据前人所言编写的 。王在晋“无以难”是别人说的,孙承宗“无以应”是自己说的 。
《明史》在最后转述过程中有明显的改动,其中掐头去尾、添油加醋、偷梁换柱应有尽有,直接把王经略把孙阁老说服了、对方已哑口无言了(三朝疗势实录书中收录此次掐架后孙阁老给天启的奏疏中的话:臣遂无以应)这样一种情势完全反过来说,把王经略说得跟个白痴一样被孙阁老问得没屁放了(明使书中把当时掐架的结局改成:在晋无以难) 。
- 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吗 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同否
- 骷髅头和交叉骨形是什么危险化学品 骷髅头和交叉骨形是什么标志
- 有待商榷读音 有待商榷
- 夏天吃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夏天吃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夏天怎样吃姜去湿气好
- 李承铉和女儿参加的综艺节目叫什么
- 梦见吃饭是什么预兆和人一起 梦见吃饭
- 乌龙茶解酒吗有效果吗 乌龙茶解酒吗 乌龙茶和酒能一起喝吗
- 静电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吗 静电会引起火灾吗
- 乌龙茶影响药效吗 乌龙茶解药性吗 乌龙茶和药隔多久吃
- 魔兽世界怀旧服冰法天赋 冰法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