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时告诉刘备不可以得罪的两个人是谁?

《三国演义》中的“茅庐”,请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称为“草庐” 。《出师表》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卑徽,学识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诸葛亮出山时告诉刘备不可以得罪的两个人是谁?】网络配图
有了这《出师表》里的几句话作为证据,鱼豢在《魏略》之中所说,就不攻自破 。《魏略》说,不是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而是诸葛亮到了刘备那里去“求见” 。见了以后,刘备因为从来不认识这个年轻的书生,对他不甚理睬 。诸葛亮偏要留在客厅,到了别的客人走了以后,他还不走 。刘备仍旧不太睬他,而拿起一只刚刚有人送来的髦牛尾巴,编结这尾巴上的毛作消遣 。请葛亮忍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说,“将军有没有別的远大志愿 。还是就这样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于是,刘备才丢下髦牛尾巴,向诸葛亮说:“这是什么话?我哪里会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呢?我不过是弄着玩,解解闷而已 。”诸葛亮说:“将军,你看镇南(镇南将军刘表)比得上曹公吗?”刘备说:“不如 。”诺葛亮又问;“您自己比得上曹公吗?”刘备只得承认:“也不如 。”《魏略》的这一段对话,很像是《战国策》上策士的口气 。很容易叫人信以为真 。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
自古以来,像刘备那样以一个爵为亭侯,官拜左将军,作过徐州牧,年纪有了一大把的人,肯去拜访一个二十七岁,姓名“不见经传”,毫无资历的年轻人诸葛亮,虽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很不常有 。这就是刘备非常人所及的地方 。诸葛亮在隆中,他在草庐里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已经被陈寿浓缩在《诸葛亮传》之中 。他向刘备说:“自从有人发起讨伐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各据一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其中,最厉害的是曹操 。比起袁绍来,曹操的名气小,兵少;他却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 。这不仅是天意,或时机 。
网络配图
人谋也有关系 。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百万;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将军,您是不可以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较量短长的 。”诸葛亮继续说:“另一位不可以和他较量的人,是孙权 。孙家的人割据江东,已经有了“三世’(陈寿所指的三世,是孙坚、孙策、孙权 。陈寿弄错 。孙坚虽则是江东吴都富春县人,却并不曾有机会回到家乡,实行割据) 。孙权这个人不仅有易于防守的地盘(有长江之险),而且很得江东的民心 。刘将军,您只可以和孙权做朋友,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那末,该打谁的主意呢?该打刘表的主意 。刘表有了这大好的荆州,北有汉水、沔水;南有南海;向东,顺长江而下,通到吴郡一带;向西,通到巴郡、蜀郡 。刘表有了这可攻可守的荆州,却毫无用武的能力 。“刘将军,这似乎是老天爷安排好,给您做本钱的 。
您是不是有兴趣呢?”荆州以外,另有一个州,也是好地方,而主持该州的州牧比刘表更无能力 。这另外一州,是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与陕西南部的益州;州牧刘璋是一个既糊涂而又懦弱的人 。益州的土地很肥沃,人民很殷实,刘璋却不懂得如何保存这一大片土地,照顾那么殷实的人民 。在益州的北部,汉中郡一带,有居心叵测的张鲁,而刘璋不加防备 。益州的才俊之士,早就想换掉刘璋,欢迎一个配得上作他们的州牧的人了 。“刘将军,您不仅是汉室(景皇帝)的苗裔,而且信著于四海,声望极高 。您本人又喜欢交结英雄,思贤若渴 。您便是一个配得上到益州去作州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