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论:诸葛亮一手造就马谡之死?( 二 )


至此,马谡只能一死 。准确地说:诸葛亮只能选择让马谡一死 。
【三国新论:诸葛亮一手造就马谡之死?】网络配图
因为用马谡而不用魏延,是诸葛亮独排众议的决定,诸葛亮必须就此负责 。在诸葛亮上奏给刘禅的《自罪疏》中,有这样的句子:“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不过,如果仅仅因为这一原因,诸葛亮大可自己多承担些责任,马谡尚且用不着去死 。最关键的是,令马谡出任北伐军先锋的背后,隐藏有诸葛亮不可为他人道的政治阴谋 。这就是诸葛亮在军中培植自己势力,削弱刘备时代的功臣元老 。虽然事情做得隐蔽,但蜀汉集团内部也难免有人就此说三道四 。马谡胜利了则万事大吉,诸葛亮也可以免遭任人唯亲之嫌,相反,可获任人唯贤之名,马谡也可以就此顺利进入军中担任要职;马谡一旦覆败,诸葛亮必然会招致海量非议,倘若马谡再获得从轻发落,舆论必然会朝着更加不利于诸葛亮的方向发展,唯有对马谡施以最重的处分斩首,方能平息蜀汉集团内部鼎沸的议论 。
故而从一开始,马谡这个先锋就处于只能取胜、不能战败的逆境 。为了诸葛亮的政治利益,丢失街亭的马谡必须去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