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 二 )


以上两件事迹表明了伯夷叔齐是维护封建社会规章制度的守门人,从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正是维护封建大厦最为有用的思想禁锢,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 。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也会大量减少了,如此一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这一疑问,就顺理成章了 。
历史上对伯夷、叔齐的高度评价
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 。
1、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伯夷、叔齐 。
孔子、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韩愈等等,对伯夷、叔齐都有著述 。现简述如下 。
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孟子评价夷齐为“圣之清者” 。管子曰“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 。韩非子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把《伯夷列传》作为人物列传的首篇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
2、用诗词的形式讴歌伯夷、叔齐 。夷齐的让国精神和耻食周粟的高尚气节,使各代诗人深受感动 。他们题诗作赋,咏颂伯夷、叔齐 。见于文字记载的,咏颂伯夷、叔齐的诗多达近百首 。著名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刘伯温、顾炎武等都有传世佳作赞美夷齐 。
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把夷齐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榜样,“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广州刺史吴隐之上任之前,听说广州城外有一泉,人称“贪泉” 。传言赴广州作官者,若饮此泉之水,就会变成贪官 。吴隐之上任伊始,就痛饮三瓢贪泉之水,并赋诗一首,以言其志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也终于没有成为贪官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间,曾写过一首《和夷齐西山歌》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 。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 。风不至兮,德之衰矣 。”元兵统帅劝降时说,“国己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 。人臣自尽其心,凯问书与不书?”并咏诗抒怀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伯夷、叔齐的事迹,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影响到周边国家 。清代,朝鲜使者柳梦寅写过一首《夷齐庙》,“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 。土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 。一时贤士知俱出,万古高名问孰多 。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 。”“邦人能唱采薇歌”,说明当时朝鲜人对伯夷、叔齐是相当崇拜的 。
网络配图
3、用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描绘伯夷、叔齐 。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以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首阳山为题材,画了一幅《采薇图》 。此画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采薇图》刻划的是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精神 。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 。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坚定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伯夷、叔齐均面容憔悴,身体清瘦 。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 。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于毫端 。这幅画的创作年代,正是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 。一些朝廷官员丧失民族气节,主张投降 。李唐则以这幅画的形式弘扬高尚气节,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 。《采薇图》传世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入宫,至今已近千年 。绘画大师徐悲鸿称赞《采薇图》“为绘画史上的极峰 。”《采薇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骄傲,同时又是炎黄子孙高尚气节的展现,同时也可以说是孤竹文化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