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广泛商业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大众媒体的第一次高潮是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发明后,以宝洁为代表的肥皂企业争相投放广告,开启了“大众媒体→广告→品牌”时代,宝洁的象牙肥皂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大众媒体广告托起的品牌,电子媒体黄金时段节目也被因此被称为“肥皂剧” 。
20世纪60年代,电视取代无线电成为受众面最大的大众媒体,商业认知的主战场也随之转移到电视 。广告主在大众媒体投放持续广告,并因此形成大众商业认知 。这种认知结果,现在被广泛称为品牌 。
3.信息社会认知模式:自媒体→内容→IP移动互联的普及以及自媒体的出现,使得大众媒体失势,商业认知的主战场转移到自媒体 。
在大众媒体上,相同的广告内容持续播放,并因此强化品牌形象 。但是,在自媒体上,大众媒体的广告内容很难被广泛传播 。因为自媒体的传播,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因此,传播内容有很大差异 。
由自主传播的内容形成的商业认知,现在被称为IP 。
四、口碑、品牌与IP口碑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品牌是基于大众媒体的传播,IP是口碑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 。这似乎是一个轮回,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 。三种传播媒介,都是当时环境下传播效率最高的媒介,分别是语言、大众媒体和自媒体 。
无论哪种认知模式,发挥商业价值,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传播达到足够的密度 。对于口碑而言,传播密度就是众口铄金;对于广告而言,传播密度就是“地毯式轰炸”;对于内容裂变而言,传播密度就是“集体围观,瞬间击穿” 。
传播密度从哪里来?口碑是消费体验的满意度;品牌是广告费堆积的传播覆盖率;IP是人设和内容的裂变能力 。
传播达到多大的密度才有商业价值?有点类似荷花定律 。第29天还只开一半,但第30天一到,荷花满塘 。传播密度只要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从量变到质变 。达到临界点之前是净投入,达到临界点后是净产出 。
临界点在哪里?可以试出来,也可以参照其它企业的样本 。但一定要注意,临界点是不断变化 。
五、认知强度与认知效率认知强度与认知效率是一对矛盾,体验的认知强度高,但认知效率低 。广告的认知强度低,但认知效率高 。
体验、口碑、广告、内容传播,四种认知模式,认知强度和认知效率的排列顺序如下:认知强度:体验>口碑>内容>广告;认知效率:体验<口碑<内容<广告 。
文章插图
品牌传播,优先选择了认知效率,认知强度通过不断重复强化,这是效率优先 。内容传播,只要引爆,认知效率非常高,认知强度又优于广告,而且只要内容有调性,投放费用还比较少,因而成为现在的首选 。
六、媒介组合大众媒体出现后,广告虽然成为主要商业媒介,但体验、口碑仍在 。
互联网自媒体出现后,自媒体虽然成为主要商业媒介,但广告仍在 。更有趣的是,过去传播效率很低的媒介,如体验、口碑,与互联网媒介结合,形成媒介组合后,如体验+自媒体,不仅认知强度高,而且认知效率也很高 。
媒介组合,除了体验、口碑、大众媒体、自媒体(社会化媒体)外,我还把现代组织(如渠道)、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虚拟组织视为商业传播媒介 。这些媒介的两两组合,就形成了多种组合认知模式 。
列表如下:
文章插图
在上述媒介组合中,我特别介绍三种:
1. 种草,又称安利,有分享、推荐的意思 。怎么理解种草这种认知行为?
我认为是网上口碑 。以前,口碑是借助人际关系链传播,虽然认知强度高,但认知效率低,所以,工业社会没有成为主流认知模式 。但是,当口碑遇到自媒体时,当口碑遇到虚拟组织时,口碑的认知效率大大提高了 。
我一直认为,社群是线下关系在线上的放大和延伸 。个人的消费偏好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推荐,既有认知强度,又有认知效率 。
2. KOC体验+自媒体体验是最强的认知模式,但效率也最低,单位费用也非常高 。但是,对于高价值或高附加值产品,无论广告还是内容,都难以传递高端产品更丰富的内涵,而体验恰恰能够做得到,更不要说现在的体验已经进化到沉浸式体验了 。
当体验的强认知,遇到KOC的强关系,以及自媒体的强传播,三者结合,就形成了“KOC+ 体验+自媒体”的组合认知模式 。如果上述组合再匹配云店,交易便利化 。那么,就成为高端产品完美的认知、交易和关系模式 。
- 地市级是什么级别包括县吗 地市级是什么
- 诸如此比意思 诸如此比啥意思
- 搭讪是什么意思
- 双报到是啥意思 啥是双报到
- 燕金募秀意思 燕金募秀意思是啥
- 黼蔀黻纪意思 黼蔀黻纪的释义
- 手机se是什么意思
- 配股是什么意思
- 自由收藏在哪里 自由收藏是什么软件
- 苹果iphoe有锁和无锁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