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香水好闻吗 龙涎香香水( 三 )


现代分析化学指出,龙涎香是由衍生的聚萜烯类物质构成的,这是一种类似于橡胶的物质 。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不少的花的香味以及树脂的清香正是由于其含有萜烯化合物而形成的) 。龙涎香呈蜡状,生成于抹香鲸的肠道中 。众所周知,抹香鲸的基本食物是枪鲗鱼类(例如大王乌贼) 。在消化的过程中枪鲗鱼的尖嘴会扎伤它们的肠道,而肠道中分泌的龙涎香物质正是医治其伤口的良药 。龙涎香从鲸的肠道中慢慢穿过排入海里或者是在鲸死后其尸体腐烂而掉落水中 。药用价值【拼音名】 Lónɡ Xián Xiānɡ 【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 【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 (巨头鲸)L.;L.,以抹香鲸的肠凝结物 入药 。【生境分布】分布全球,栖于远洋暖流 。【性状】龙涎香 是生在鲸肠内的灰或微黑色的分泌物,从动物体内取出时有难闻的臭气,比重小于水,约0.7~0.9,干燥后现琥珀色,带甜酸味,熔点60℃,燃烧发蓝焰,可溶解于纯酸中,并且有黄绿色萤光现象,本身并无多大香味,燃烧时香气四溢,酷似麝香而更幽雅,熏过之物保有持久芬芳,已知成份为碳酸钙、氯化钾和少量氯化铁等 。
【功能主治】开窍化痰,活血利气 。主治神昏气闷,心腹诸痛,消散症结,咳喘气逆 。【用法用量】 1~3分 。【备注】龙涎香 除供医疗用外,又为现代制造最名贵香料的原料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①范咸《台湾府志》:"止心痛,助精气 。" ②《纲目拾遗》:"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 。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症结,消气结,逐劳虫 。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 。" ③《药材学》:"治咳喘气逆,神昏气闷,心腹诸痛 。"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6克 。文化历史有人认为中国在汉代发现龙涎香是最早的"记录";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无明确的文字佐证 。龙涎香应是南亚海域居民偶然发现后,逐渐成为王室、上流社会的奢侈商品,并通过阿拉伯一带商人在唐代传入中国 。龙涎香龙涎香在唐代称为阿末香,即来自阿拉伯语anbar 。段成式《酉阳杂俎》“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 。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 。无衣服,唯腰下用羊皮掩之 。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 。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 。宋代称为龙涎:《岭外代答》龙涎条:“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 。
鲛人探之以为至宝 。新者色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 。因至番禺尝见之,不薰不莸,似浮石而轻也 。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气腥能发众香,皆非也 。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 。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一铢,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翦分烟缕 。此其所以然者,蜃气楼台之余烈也” 。龙涎香在宋代仍是高价奢侈品,在当时志怪小说夷坚志里,就有仿制龙涎香以牟取暴利的记载,夷坚丁志卷九:“许道寿者,本建康道士 。后还为民,居临安太庙前,以鬻香为业 。仿广州造龙涎诸香,虽沉麝笺檀,亦大半作伪 。其母寡居久,忽如妊娠,一产二物,身成小儿形而头一为猫、一为鸦,恶而杀之 。数日间母子皆死,时隆兴元年 。”,此一故事,提到了商人在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贩卖号称广州造的伪制龙涎香的情形,广州在宋元时期即为中西海上贸易的主要大港之一(其他如泉州、明州等)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访问苏门答腊北的龙涎屿;此岛以出产龙涎而得名;随行通译费信在《星槎胜览》中有专章记述龙涎的采集和售价:“龙涎屿:此屿南立海中,浮艳海面,波击云腾 。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沫,番人乃架独木舟登此屿,采取而归 。设遇风波,则人俱下海,一手附舟傍,一手揖水而至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