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疑云:其中为何没有关于李白的记述?( 二 )


这就引出了司马光在前段引文中提及的第二个话题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古往今来的这些历史作一次提炼、总结,缩减篇幅,留下最精华的部分,以便以皇帝为首的帝国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对它进行仔细阅读 。这就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由来 。压缩历史、选取叙述对象,必然需要有标准 。把什么内容保留下来,什么内容剔除出去,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确定 。而标准的制定,又与写作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 。司马光讲得很清楚,他编这部《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皇帝等国家高管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汲取历史经验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 。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 。根据这一目的来选择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进入《资治通鉴》,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忽略,其标准自然也就不难定义 。用司马光的原话说,就是“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这就是《资治通鉴》选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最为简要的标准说明,它只记录那些影响到国家兴衰成败、百姓幸福指数的人和事,没有多余的篇幅留给文学、艺术以及名人轶事 。
李白、杜甫不见载于《资治通鉴》,符合这个标准,因为他们不是政治人物 。司马相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子虚赋》《上林赋》不见载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只选取他一篇短短的《谏猎赋》,也符合这个标准 。因为《子虚》《上林》辞藻再华丽,也与治国无关;《谏猎赋》的文字虽然相对平实且篇幅短小,却从一个角度提出了帝王行为规范的问题,与治道有关,故能被《资治通鉴》相中 。
【《资治通鉴》疑云:其中为何没有关于李白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