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认识到玉与石的不同性质和玉的稀缺性后,玉器迅速成为礼器和装饰品 。这件事发生在细石器时代(即旧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最终在商末出现了各种形制的玉器(包括玉佩)以及中国玉文化繁盛的高峰期 。这一期间,组佩逐渐流行起来,到了玉文化相对低潮的西周时代,从目前的考古发掘上看,作为服装重要配饰的玉佩几乎都是以组佩的形式出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要解释这问题,首先就好回到先前在原一再提到的饰与服相辅相成的关系上 。众所周知,周代服饰承接商代上衣下裳的服制,但又有所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较之于商代那种窄袖贴身,甚至露胳膊小腿的服装,逐渐转化为了遮蔽全身的宽袖大袍样式 。
网络配图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单单是史书上说的来着西方的周人作周礼,用以治理刚被征服的中原地区,更重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中国大地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后的第一个寒冷时期,即“西周寒冷期” 。凛冬将至,有史学家甚至将“周革商命”的王朝更迭归结为这一寒冷期的到来,当然这是题外话,就在原不多啰嗦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寒冷期的出现,的确深刻影响了古人的服装变化 。周人宽袖大袍并不光是为了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也是为了在宽大的衣袍里“塞”进更多的衣服用以保暖 。
那么,寒冷又是怎么影响到玉组佩的流行呢?这又和另一件中国科技史的大事联系上了 。当时急需衣物御寒保暖的古人遇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先进的织机还没被发明出来,商周时代的先民们无法织造出足够宽大的纺织物 。根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从周代开始官方规定纺织品的标准幅宽为2.2尺(周尺),合今0.5米,并规定每匹纺织品长4丈,合今9米 。这样一匹纺织品就可以裁制一件上衣与下裳相连“曲裾深衣” 。
一说到深衣,汉服控们可能要小激动一下了 。不过,在原在这里要给诸位汉服爱好者小泼凉水了:“曲裾深衣”其实是先民们纺织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为了御寒而发明的服装,本质上是古人在纺织科技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应对变化了的自然环境的妥协之举 。进入汉代,随着更先进的织机被发明出来,纺织技术突破布匹宽度的限制,官方规定标准幅宽也越来越宽(甚至出现官方擅自加宽布匹宽幅规章,变相向民众加派税负引发起义、暴动的历史插曲),而汉服也就逐步过度到了“直裾深衣”的阶段 。那么,这个由曲裾到直裾的服装演进又是怎么影响到玉组佩的发展乃至衰落的呢?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在原要说什么了:在纽扣这样重要的服装配件没有被发明的前提下,用宽幅不足的纺织物缝制宽袖大袍显然会搞得处处兜风、漏风 。现在让我们脑补一下:在没有组佩压身,那些穿着正装衮服的周代公卿、诸侯们正在完成某项严肃的仪式 。突然间一股寒冷的北风呼啸而过,公卿、诸侯们的下裳瞬间被风力掀起,里面竟然是“真空”(那个时代,连裆裤之类的玩意儿还没被发明出来),各种毛腿光腚齐飞,立刻亮瞎看官们的氪金狗眼 。试问这副尊容的王公贵胄有何颜面信服和统治民众?
网络配图
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快发掘了商代玉佩的另一项功能,镇压衣物——事实上类似的组佩在更早的仰韶等远古文化遗址也有出土 。但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样的组佩一般由祭师等原始宗教人士佩戴,更多的是起到装饰、显示身份以及充当宗教活动的道具等作用,与镇压衣物的关系不大 。下面在原偷个懒,借“度娘”的口总结一下玉组佩的历史沿革,让大家回味一下今天聊的话题:玉组佩又名“杂佩”、“佩玉”,专指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 。此佩玉现今所知最早见于春秋早期,战国达到极盛,汉代逐渐消亡 。其后南北朝、唐,元等朝代虽偶有出土,但在当时社会中不具有较大的影响 。
- 联通补卡必须要服务密码吗 联通补卡必须要本人拿着身份证去吗
- 相册中视频为何不能微信发朋友圈 相册中视频为何不能发朋友圈
- 面包在夏天可以放多久 夏季面包需要放冰箱吗
- 李清照为啥要写夏日绝句 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原因
- 电脑启动修复怎么回事 电脑需要启动修复怎么办
- 胎盘后壁容易腰疼? 胎盘后壁容易腰疼吗 胎盘后壁需要注意什么
- 原本可战胜各诸侯的齐国为何最终会惨死于秦国之手
- 为何说李清照嫁给赵明诚是她最大的错误呢?
- 电脑设置成英文需要多久 将电脑设置成英文模式
- 胡萝卜需要蒸多久可以熟 胡萝卜需要蒸多长时间可以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