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个人资料简介贾樟柯家庭背景图片资料( 二 )


因此,如果把贾樟柯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坐标中考量,他掀起的最大波澜,甚至已经不是几部电影所能概括 。隔了十年回头去看,贾樟柯影像的文本意义恰恰是对正在经历激烈全球化变迁的古老中国的一段惊心动魄的记录,所有的细节已经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去,留下的是一个个沉默的动容、一段段不朽的绝唱 。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 。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
贾樟柯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 。
在由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坤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和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帕米尔文化周”上,放映和研讨了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参加文化周的另两个单元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国际论坛(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持)与“世界的中国”国际系列讲演(北京大学刘东教授主持)的中外学者观看了影片,多有好评 。这里刊登10月28日研讨会的部分发言 。当天的研讨由著名诗人欧阳江河主持 。贾樟柯自己叙述到:“这九个人物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是我进入到这个工厂采访的真实人物 。…… 我觉得这九个人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形成了一个群像 。一方面我非常喜欢群像的感觉,一直不喜欢一组固定的人物贯穿始终拍摄,因为我觉得群像的色彩可以带来对现实的复杂性的感觉,所以首先选择了一个群像的概念,就是我要很多人在电影里出现 。这九个人物的群像里面,人物跟人物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关系,首先他们有一个时间的连续性,从1950年代初到当代,通过他们九个人的接力,来讲述一个线性的历史;每个人物又有一个封闭的但是属于他自身的时间 。”(见贾樟柯等: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 。)
作品
《小武》
《站台》
《公共场所》
《狗的状况》
《任逍遥》
《世界》
《东》
《三峡好人》
《无用》
《二十四城记》
《河上的爱情》
《海上传奇》

【贾樟柯个人资料简介贾樟柯家庭背景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