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开国皇帝死后仅有一乐器陪葬( 二 )


自己的父亲李克用死前给了他三支箭,嘱托了三件事:讨伐刘仁恭,攻灭幽州;征伐契丹,解除边境的警报;消灭宿敌朱温 。
平时,他把这三支箭供奉在自己家的家庙里,每次出征,都带着对应的任务之箭,现在,两件事情已经完成,宿敌朱温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老奸雄朱温于公元912年病逝 。
公元923年,四月,经过多年的征讨和奋斗,实力已经今非昔比的李存勖有感于父亲一生忠于大唐(他们的李姓都是唐朝皇帝赐予的,李氏父子是沙陀人,本姓朱邪),他在魏州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唐,史称后唐,建都洛阳,延续唐朝国祚,尊唐高祖、唐太宗为祖先 。
同年十二月,他亲率大军攻取了后梁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梁灭亡,中原之地宣告统一 。经过十五年的浴血奋战,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
著名企业家、伟大的“心灵鸡汤大师”马云说(如果不信,打开你的微信,统计下马云说过的话就明白了),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
这句话正是说出了公元924年以后的李存勖的心里话,所有的对手不是被摧古拉朽的消灭、就是已经俯首称臣 。试问天下,谁还是我李存勖的对手?
好吧,雄图霸业已经到手,不代表人家的人生就没有方向了,平时喜好编曲看戏的李存勖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投入到了艺术工作中来,而且人家真的不是玩票,是真真正正的深度参与其中,并且达到了专家的水准 。
李存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看戏编戏、表演上面,一个人的精力自然是有限的,身为偌大王朝的皇帝,他的本职工作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没关系,他身边正好聚集了一大批伶人(宫廷里有编制的演戏艺人) 。
在李存勖的纵容和宠幸下,这些伶人自戏台走上了朝堂,他们以对待演戏事业的无限热情和丰富创意对待国家大事,甚至随意轻慢和侮辱朝中文武大臣 。戏台上不就是这样么,一言不合,就打昏君(昏君对于他们来说是保护伞,肯定是不能打的),斩奸臣 。趋炎附势之辈纷纷来攀附这些伶人,他们一起勾结起来干预朝政、残害忠良、鱼肉百姓,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好不容易恢复的盛世光景才几年功夫就大不如前了 。
李存勖同志还下旨召集原先唐王朝散落在各地的宦官,什么?他有人道主义情怀,不忍让这些人下岗,好吧,你要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可以 。
他将这些召集回来的宦官派到各路军镇中担任监军,去监视那些带兵的将领 。真怀疑李存勖同志平时看不看史书,李唐王朝中、晚期朝政如此混乱、局势如此不堪,一多半要拜这些宦官所赐,公元903年,朱温将这些死宦官诛灭殆尽之后,在李存勖的手中,这些人又死灰复燃 。
天子沉迷于戏、伶人把持朝堂、宦官祸乱地方,这就是当时后唐王朝的现状,一大批受到打压和排挤的文武大臣郁闷着、失望着、忍受着,他们不明白,原先的英明神武、睿智大度的皇帝去那儿了?是啊,爸爸去哪儿了呢?不是,皇帝去哪儿了呢?
公元926年,听信宦官谗言,李存勖诛杀了灭亡后蜀、功勋卓著的大将郭崇韬,紧接着,又准备对自己的义兄、另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李嗣源下手 。
早就对他失望透顶的各路将领纷纷起兵造反,其中以大将石敬瑭最为积极(出卖“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那位),他们推举李嗣源为主帅,一路打进了汴京,身在洛阳的李存勖这时候才想起来平叛,面对着军心涣散的士兵,他只得拿出宫中的财帛,好言相劝,让他们上阵杀敌,士兵们不情不愿,不过看在财帛的份上,他们缓慢的在洛阳城外集结,皇帝当到这种份上,也是够悲催的,李存勖也不敢逼迫这帮士兵过甚,本来已经烽烟四起了,这时候再来个兵变,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