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为何武则天能在他死后夺权?( 三 )


这个时候,李治便不得不再次面临一个选择:让谁帮他处理朝政 。
正常来说,皇帝无法处理朝政的时候,自然是应该有大臣们代劳 。但问题是,李治好不容易将老臣党打压下去,收回了权力,自然不愿将权力再下放给大臣们 。至于宗室成员,那就更不靠谱了 。不管是出于哪种考虑,李治都不可能放权给宗室 。而李治的太子,当时也相对年幼,无法替李治处理政务 。
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成了替李治处理朝政的最佳人选 。
于是,从公元660年开始,也就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老臣党,被驱逐流放一年多以后,李治正式下诏,让武则天帮忙处理朝政 。从这一年开始,武则天也开始直接插手朝堂 。
武则天刚刚涉足朝堂的时候,大家其实都很清楚,武则天既是代表皇帝,同时也是代表寒门官员这一派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以宰相上官仪等人为首的关陇贵族派 。最开始的时候,双方还能友好相处,因为上官仪等人,不光是出身关陇集团,同时也是太子李弘那一派,而李弘是武则天的亲儿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渐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
四年之后,公元664年,随着武则天在朝堂上权力越来越大,李治也开始逐渐对她不满 。于是,上官仪等人趁机劝李治废后 。李治当时也动了废后的念头,但是之后,李治考虑到武则天领衔的寒门党,对关陇集团有很大的制衡作用 。再加上武则天得知消息后,急忙到李治面前哭诉,李治对武则天也确实有真感情 。所以最后,李治还是没能废后 。
但如此一来,李治就把上官仪等大臣们,彻底坑了 。当时李治想得很好,就是希望双方可以相互制衡,形成一个平衡 。但这件事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就开始展开了报复,指使麾下的官员,诬告上官仪等人谋反 。此后,武则天将此事做成了铁案,直接除掉了几位宰相 。
几位出身关陇集团的宰相,先后被清理掉,这对关陇集团固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但同时,也让武则天的地位,再一次提升 。
就在这场谋反案发生的同一年,武则天和李治一起,封禅泰山 。封禅之时,武则天就在李治身旁 。这次封禅,也坐实了武则天身为唐朝二号人物的地位 。

李治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为何武则天能在他死后夺权?

文章插图
此时的李治,对于武则天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李治既需要武则天帮他制衡关陇集团,同时也讨厌武则天威胁了他的皇权 。不过,此时的李治,对武则天其实还没有那么忌惮 。毕竟,此时的武则天,所有的权位,都来自于这个皇后的身份 。只要李治愿意,随时都可以废掉武则天 。这也就意味着,局面还在李治的控制范围内 。
再加上武则天因为早年的原因,对武家的外戚一直不太友好,只愿意扶持寒门官员 。而太子李弘,又是武则天的儿子 。所以在李治看来,就算武则天掌权,将来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做一个掌权的太后 。而且,等太子李弘年龄再大一些之后,自己完全可以将武则天的权力,逐步移交到太子手上 。这样的话,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
但是,几年之后,又一个意外的发生,再次打乱了李治的所有安排 。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因病去世,死时仅仅只有23岁 。
李弘的死,无疑彻底打乱了李治的布置,更是让李治悲痛万分 。李弘死后,李治甚至破例追封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好在,李治的儿子数量不算少,光是和武则天所生的儿子,就还有三个 。所以,李弘死后,李治很快又立了自己的嫡次子李贤为太子 。
在李治看来,虽然换了太子,但自己的计划,最多也就是推迟了几年而已,最后结果还是一样的 。
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李治的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 。
随着李弘的离世,原本勉强对武则天还有点影响的太子党,彻底烟消云散 。而且,随着武则天掌权时间越来越长,武则天开始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快乐 。这种快乐,让武则天的野心进一步开始膨胀 。再加上李治的身体情况进一步恶化,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再进一步提升 。
最要命的是,在李弘之后,被李治封为太子的老二李贤,有点问题 。
在正史上,李贤是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二儿子 。但是根据野史传闻,李贤的生母其实是武则天的姐姐,李贤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姐姐偷情所生 。但因为武则天的姐姐,当时已经嫁人,偷情的名声实在不好听 。所以李贤出生后,就被过继给了武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