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占最大便宜的居然不是日本而是英国!( 二 )


一句话等于打赢一场“甲午战争” 。中国的白银贬值到原来价值的一半!
如此巨大的贬值必然造成中国更大的损失,立即发生的损失就是我们在马关条约以后向列强和金融资本的借款归还会有巨额汇兑损失 。
这个强迫“要求中国以英镑交付”的看似无害条款,通过修改调整汇率这简单一招,等于兵不血刃地再杀了爱新觉罗王朝一回“甲午战争” 。
不过没动枪炮,爱新觉罗王朝只当天灾 。
这些因中国的白银贬值而多支付的财富,买单的自然是人傻钱多的爱新觉罗王朝,收钱的不是杀气腾腾的日本武士,而是进了温文儒雅的英国绅士荷包 。
其实人傻钱多的爱新觉罗王朝付出远远不止这些 。
间接金融利益我们撇开不算,就贬值后海关的税收和我们的贸易损失就极大,中国海关在大英帝国公务员治下总税收不断增加,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 。1887年洋货进口突破1亿海关两 。到1894年,7年间已经迅速上升到1.62亿海关两 。
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绝对不是什么2.3亿两白银,也不是带利息的6亿两白银,而是十几亿到几十亿两白银的损失 。
知道厉害么?啥叫赚钱不吃力,吃力不赚钱?“甲午战争”中的英国与日本,就是典型案例 。
我说的是不是编的?这都是一些经济学硕士博士的学术课题和成果 。反正我是没有制造“常凯申”的胆量 。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来不靠口水,靠的是实力,靠的是谋略 。
作为孙子兵法的后人,至今都很少能理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含义 。面对外交纠纷,不是口出狂言,言必“血洗”、“封杀”,就是号称韬光养晦,视而不见,唯独忘了用智慧寻找“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