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仁包括哪些含义,孔子说的“仁之方”指什么?( 二 )


二、“仁”的价值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 。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
三、“仁”的表现方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 。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
四、“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
孔子对于“仁”的见解有哪些?

孔子所说的仁包括哪些含义,孔子说的“仁之方”指什么?

文章插图
什么是“仁”?(这里有问号)孔子谈论“仁”的地方很多,虽然没有给“仁”的丰富内涵一个完备的定义,却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括: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第二十二章)(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这个答案确实简单明确,人人能够理解 。那么,这句“爱人”,指的是爱什么人呢?(这里有问号)子曰:“……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第六章)(孔子说:广泛地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这里有问号)可谓仁乎?(这里有问号)”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里有问号)”(《雍也》第三十章)(子贡问道:“如果普遍地为人民谋利益而帮助大众过上好日子,怎么样?(这里有问号)这算不算仁呢?(这里有问号)”孔子说:“这岂止是仁呢,这一定是达到圣了!这连尧舜大概都感到为难呢!”)孔子说的“爱人”,就是“泛爱众”,也就是近代所说的博爱 。孙中山很赞成“博爱”这两个字,他为中外友人题词,常常写这两个字,把它作为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