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食物的五味要平衡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相得益彰,过多过少都会使某一味的作用过偏,带来弊端,影响健康 。关于食物五味的知识将在本书“PART B了解一些知识”中作详细的介绍 。很多中国人口味比较重,加上过早给宝宝食用成人饭菜,导致宝宝肾脏负担过重,埋下健康隐患 。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与盐的摄入量成正比 。以一个人平均每天的摄盐量统计:爱斯基摩人每天吃4克,高血压患病率为4%;美国人每天吃10克,患病率为10%;中国人大约吃14克,患病率约为13%;北京人每天吃18克,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日本北海道农民每天吃27克,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为世界之最 。一般规律是摄盐量越少,高血压患病率越低 。
5 粗细粮要平衡 中华民族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重要的主食,大米、小麦等因为口感比较好,被称为细粮;粗粮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 。粗粮中的很多营养物质是细粮中不具备的 。现代人吃惯了精米白面,不妨让粗粮重返餐桌 。五谷杂粮中富含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B族维生素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因此要保证宝宝每天吃五谷杂粮,这不仅对宝宝的日常活动、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也可以为宝宝成年后的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
6 食速快慢要平衡 经常看见父母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饭,或者在饭桌旁催着宝宝快吃,过后又说宝宝吸收得不好、偏食、挑食、不爱吃饭……问题多多 。对于进餐速度,医书中是这样记述的:“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不论粥饭点心,都应该嚼得细细的再咽下去 。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宝宝的脾胃功能还不够完善,咀嚼能力差,狼吞虎咽是娇嫩的消化道难以适应的,于是就容易出现问题 。建议父母养成好习惯,经常提醒宝宝:“多嚼嚼!多嚼嚼!”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宝宝肠胃功能都不错,生病少 。即便生病,也会因为营养吸收得好、抵抗力强而快速恢复 。
7 饥与饱要平衡 古语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宝宝胃容量小,一次吃不了多少;但活动量大,一会儿就饿 。很多父母怕麻烦,希望宝宝一次多吃点儿,就不停地催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宝宝积食,甚至几天不愿意吃东西 。建议家长多准备些小零食:几颗枣,一块儿南瓜,一片面包抹点芝麻酱、鹅肝酱、乳酪什么的……做到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 。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原则 。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个实验叫“麦卡效应”,发现饿着的耗子寿命都特别长 。其他动物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果,大白鼠,如果饿着它,它很精神,吃饱了便昏昏欲睡 。所以,小孩一定不要吃太饱,吃太饱了脑子里就会产生纤维亚细胞生长因子,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同时这项实验数据显示:当体重超标10%的时候,肢体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下降14.7% 。
8 膳食冷热要平衡 要注意宝宝膳食的冷热平衡 。很多小宝宝一到夏季就咳嗽,因为吃了一肚子冰激凌,胃里温度比外边低了30℃ 。胃的温度一下降,旁边肺的温度也随着下降了,造成毛细血管不扩张,自然就会咳嗽 。到了秋天换季时,冷空气一刺激也会咳嗽,都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古代有一句话叫“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就是说热别烫着嘴,冷别凉着牙,要控制好了,这才是健康饮食之道 。
9 进食前后动静要平衡 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小宝宝也一样 。饭前动来动去的,一定不专心吃饭;吃得多了,血液跑到胃里帮助消化,接着睡觉,身体休息,胃也休息,吸收得当然不好了 。因此,建议父母,要给宝宝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固定进餐位置,将所有玩具拿走,不要打开电视,以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告诉宝宝吃饭时要专心,饭后可以带宝宝适当活动 。
- 怎么对1岁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 怎么科学护理新生宝宝的头部
- 宝宝腹泻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现在是2021年3月几日 2021年3月几号出生的宝宝好
- 宝宝的英语如何说 宝宝的英语是啥
- 宝宝一顿吃多少母乳
- 怎么判断宝宝冷热
- 宝宝衣服上的污渍如何洗 宝宝衣服上的污渍如何办
- 怎么科学补钙
- 宝宝脆弱敏感的原因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