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火炮不逊色于欧洲为什么被打的落花流水?( 二 )




由以上两则史料可知 , 鸦片战争期间 , 中国重炮的最大射程在7~8华里之内 , 有效射程约为六七华里 。
英军方面 , 彼时英军的火炮多属于17世纪以来的加农炮系列型 , 很多英国学者都认为其有效射程不超过1英里(注:1英里=3.218市里) 。
清钦差大臣裕谦于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向道光皇帝奏报:“数千斤之大炮 , 夷船虽能任载 , 而只可施于深水外洋 , 不能施于近岸之内洋 。盖内洋水浅 , 近岸又必有明沙暗礁为之拦护 , 若放此数千斤之大炮 , 船必倒退 , 一经搁浅 , 船底着实 , 立刻震裂 。故在内洋施放 , 亦止一二千斤及数百斤之炮 , 不过口门窄而后身宽 , 多受火药 , 且施放灵熟 , 较官炮略远一二里 , 然亦止及数里之内 , 实无远及十余里之事 。”
由此推算 , 英军的重型火炮的有效射程在3华里左右 , 最大射程9华里之内 。
也就是说 , 英舰重型炮的射程并不大于清军海岸重型炮的射程 。
比较了这么多 , 并不是要证明清朝的武器有多好 , 只是想让大家知道 , 当时中英双方的武器差距并没那么巨大罢了 。
而这种差距 , 是不能成为我们必败的原因的 。
事实上 , 太平天国的军队就曾凭着这样一些土枪土炮兼大刀长矛将美国人华尔(Huaer ,  Frederick Townsend Ward)组建起来的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 。
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不是武器 , 而是人 。
(画作:清军入关时进行的屠杀)

美国人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在《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 , 沿江北上 , 开向马乌勇(炮台时) , (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 , 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军(英军)的战事 , 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
为什么出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呢?
因为清朝统治者两百多年来都以征服者自居 , 把人民当成奴隶、压榨的对象 , 不把人民当成自己人 , 象康熙、雍正这样的“明君”甚至还保存着在北京呆不下去就全身退居关外的想法 。
既然不把人民当自己人 , 就得实施“愚民”政策 , 时时防着人民 。
清朝统治者定鼎中原 , 恃仗的是强弓利箭 , 为了不让中原人民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 不但不会支持和发展民间研发先进的军事武器 , 还要想尽千方百计对有研发行为的人进行打压和制裁 。即使是在鸦片战争期间 , 人民研发出了中以媲美于西方的武器 , 也不会在国内进行推广 。
后来 , 清政府实在是被列强打痛了 , 开始建设新军、改良武器了 ,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 中日甲午海战 , 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相比 , 明明占据了“坚船利炮”的优势 , 到头来 , 还是给人家打得屁滚尿流 。
【清朝火炮不逊色于欧洲为什么被打的落花流水?】